账号:
密码: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学霸神途在线阅读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学术派系
翻页 夜间

第一百四十三章 学术派系

    “说实话,你的年龄确实惊到了他们,他们的表情确实很有意思!”威腾笑着说道,“好了,也不扯这些了,反正等你见到了他们,自然会知道的。”威腾教授看到君信的表情后,只是笑着解释了一下后,就不再说话了。

    很快,两个人便已经到了高等研究所的大门前。

    自然科学院中的物理部的办公室和数学院是在一起的,都是在二楼。不过这一次君信跟着威腾是从另外一边的楼梯上去的。

    两人走到了一间看上去有点破败的门前,威腾停了下来敲了敲门说道:“戴森教授,我已经将人带过来了!”

    君信听到了里面的说话声忽然停了下来,接着一阵脚步声传了过来,随后这间办公室的门便被打开了。开门的并不是戴森教授,而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中年男子。以君信的角度看过去,此人的年龄大概和威腾教授相仿,都在三十岁左右。

    “这位就是近来那位计算了引力子的君信君信同学了吧?”戴森并没有看向威腾,而是直接绕过了他和另外一人,目光径自的落在了君信的身上。

    君信也同时看向了戴森教授。此时的戴森教授并不像前世看到的那样苍老,相反,此时的戴森处于中年,不过四十多五十岁左右,整个人显得十分的干练,早年在英国追随哈代学习数学的他似乎在生活作风上也与哈代有几分的相似,都有一点干净整洁的特点。丝毫看不出来他曾经是爱因斯坦的助手。

    “您好,戴森教授,很高兴见到您。我就是君信。”君信略有点拘束的说道。

    “年轻人,放轻松一点。”看得出君信有点拘束,戴森和蔼的说道,“我这里又不是什么龙潭虎xue,用不着紧张,只是找你来想要问问你关于你的文章中的一些事情。”

    君信点了点头,放下心头的不安说道:“曾经在国内听过我的老师华罗庚教授向我说起过您,他和您都曾经在哈代教授门下求学,他也曾经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做过几年的研究,所不同的是他最后选择的是数学,而您却走向了物理学。老师在提起您的时候也常说起您的成就,还特地嘱咐我来了普林斯顿后向您问好!”

    “哦?那怎么一直都没看到你来?”戴森眼睛一亮,笑着说道。

    君信现在完全放轻松了,笑着说道:“来到普林斯顿后怕您工作繁忙,不好意思打扰您,本来想找个时间向您问候的,结果倒好,您先找到我了!”

    两人就这样谁也没有提起主题,而是话起了家常来。在国内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上交往,往往总要沾亲带故的才好意思说上话。国外其实也是一样,有相同的地方或者沾亲带故的话,也会很容易说上话。

    其实不仅仅是普通人之间,科学家和科学家之间也是这样,有时候都要沾亲带故的才会有共同的话题。这在科学界看来,叫做派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数学界两个最大的派系之间的区别,一个是以希尔伯特问题引起的希尔伯特派系,一个是研究纯粹数学的布尔巴基学派。前者是以希尔伯特的二十三个问题为纽带串联起了一大批数学家。严格的来说,君信便是这一大批的数学家里面的一员。而另外一个则是强调数学的纯粹性质,只研究数学问题本身,甚至连数学相关的问题都不研究的学派。

    在大的派系下面,就要提到人的因素了。这一点最著名的则是物理学界了。量子物理学界中,处于中心的主流地位的自然是当年尼尔斯-波尔建立的哥本哈根学派,然而在哥本哈根学派之外,却还有其他的人研究量子物理学。其中比较有名的要数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物理系了。这一派系的领导者也是量子物理学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了,他们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普朗克,以及提出了薛定谔方程的薛定谔以及测不准原理的海森堡等人了。

    而第三种派系的,其实也说不上派系,大抵上是都曾经在某一位科学家手底下学习过,然后教出弟子逐渐开枝散叶却彼此之间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的来说,这三种派系所说的内容各不相同。第一种所说的派系,实际上指的是对指导思想或者对研究的大方向上的认知不同而分成的派系,这一种派系之间盘根错节,难以说得上对错,总是在争论不休。第二种派系其实是指大方向的认知一致,但是在具体的研究问题上有所偏差而导致的研究侧重点不同,从而形成的派系。这一派系最为复杂,往往以各个大学和研究所为基础,形成一个个的独立而又相互竞争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既有争论也有赞同。往往科学界的所谓的学术之争都是来自于此。

    最后一种情况与前两者都不一样,这是不以学术为主而以人来分的派系,如戴森和华罗庚教授都曾经在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代的手下学习过,所以可以算作一个派系的,但是两人的学术研究方向并不相同,哈代、华罗庚以及哈代的另外一个著名的助手拉马努金都是研究的数学相关问题。而戴森则是研究的物理学。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科学家,在彼此之间进行交流的时候,总是会询问的三个问题分别是:一、你是研究什么问题的?二、你是哪个学校的?三、你的导师是谁?

    当然更多的时候并不会问的这么直接,还是会很婉转的做询问的,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基本上素不相识的两个科学家之间聊天的时候总会问道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往往就是决定了你是哪个派系的人,而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与你交谈与交流。

    所以在看到戴森的时候,君信便想到了他曾经在哈代手下学过一段时间的数学。而华罗庚教授也曾经在哈代手下学过一段时间的数学。

    即使没有这一层的关系,君信也会找出两人之间的联系。比如说通过杨振宁教授的关系。杨振宁教授是从清华大学走出去的学生,说起来算是君信的学长级别的,而杨振宁同时也是戴森的同事。五十年代的时候,杨振宁便曾经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过,而且住的地方离爱因斯坦家也没有多远。

    不过,如果君信是以杨振宁的角度来拉近两人的关系的话,那么与他通过华罗庚教授拉近关系所带来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君信是以华罗庚教授来拉近两人的关系,那么戴森对待君信的态度就如同对待一个晚辈一样,比较亲切,要论起来的话,君信是哈代教授的徒孙,是戴森教授的师侄,有了这么一层关系,两人之间自然会很亲切。

    但是如果君信是通过杨振宁教授来拉近两人关系的会,那么就是第二种派系的关系了。虽然戴森和杨振宁研究的都是量子力学,然而两人研究的方向并不相同。戴森研究的是量子电动力学,而杨振宁研究的则是量子规范场问题。那么这个时候,戴森对待君信的态度则将是对待与自己研究方向并不相同的后辈,那么自然是另外一个态度了。

    不过因为自己的研究所涉及的东西太多,而且自己的年龄毕竟太小了,所以君信还是决定了以一个晚辈的身份来与戴森交流,而不是以一个不同派系的后辈身份来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