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小说 - 国术天歌在线阅读 - 第二十八章:故事里前辈的功夫境界

第二十八章:故事里前辈的功夫境界

    当张钺在定境中出来,睁开眼睛的时候,俨然已经到了下午。轻轻的颤了几下,然后缓步的走了出去。

    黄小忠正跟在老丁屁股后面晃悠呢,两个人在院子里打转,而老丁嘴里正振振有词,摇头晃脑的。张钺一听,原来老丁正在说自己的‘英雄往事’呢!不过黄小忠也一副听的津津有味的样子。毕竟,老丁可是民国年间的人,不但有着光厚老禅师这样的高人为师,而且,跟随着党快六十年,东征西讨,一路相伴,所经历过的,见过的,自然不少!奇闻轶事,那是信手拈来。这种人要是把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去写成书,估计现在很多人都没办法混饭吃了!

    黄小忠这一番听闻,可是大有裨益,收获不浅!

    一看张钺出来了,老丁马上停了口,道:“你小子,可算是出来了!这算算时间,都快五个小时了!”

    张钺一听,赶紧的跟上口:“老爷子,不好意思,得您传授的三味普火法,让我悟到了一些东西,当时情不自禁….”

    老丁摆摆手,“我老头子没吃过猪rou,还没看过猪走路啊你这种状态,我老人家是理解得了的!想当初,光厚老禅师的朋友当中,可真是有几名真正的国术大师啊!”

    老丁可是一个宝啊!张钺听闻此言,不由泛起了这种想法!

    自己一番摸索,虽然说能探到门路,偶尔有所领悟和进步,前进的方向也能看的倒!但是,眼前的老丁,可是和实实在在的当年的国术前辈,还有其他的高人打过交道的!包括老丁自己,本身就是修‘三味普火法’有成的人,虽然不修国术,但也是高人!

    这是张钺所需要的!

    多听到一些真实的事迹,对自己的完善和补充,有着非凡的意义!这让自己的摸索,揣摩有了更多的事实依据!而且,保不定,就能从中听到一些不传的功法或者有些新的发现呢!自己的那两个师傅,只给了自己境界上高度上的追求,可实在的能找到脉络的方法,那是基本没有!

    所以,上午和黄小忠喝了不少的老丁,又开始和张钺端上了杯子!原来,炼‘三味普火功’,酒量都要比一般人大很多!

    老丁酒劲一上来,倒是讲了几件张钺很感兴趣的老前辈的故事。

    一件是关于光厚禅师的。这件事情不是老丁亲眼所见,但不止听一个光厚禅师的朋友讲述过,而且,当年也有很多人目睹,老丁后面也遇到过其中几个人得以证实。那就是,当年的光厚禅师,可能修炼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印证,于是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四川峨眉山的金顶寺周边一个悬崖上,打坐了七个日夜!七天之中,光厚只穿了一件单衣,中间没有进食,没有喝水,就是一个劲的打坐。当时开始的一两天,见证的是一个叫传西法师,一个是昌圆法师,因为这两位当时正好和光厚同宿于金顶寺。当时的天气是冰锁万里,风雪漫天,整个峨眉山都笼罩在厚近过尺的白雪里。光厚禅师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坐了七天!峨眉山的大雪,更是吸引人游人前来,到后面几天,老和尚的举动,可是有了一大批的围观的人!而那时,老和尚打坐的地方,周围一米半之内,所有的雪和冰,全部融化,地上的岩石和土都露出来了!

    这个事情,让张钺确定了一件事情,就是,通过修炼,人是可以改变自身的温度的!而这个改变,不是西医说的,人的体温若一定的时间内超过四十度,人的细胞就会逐渐死亡而导致人自身直接死亡!光厚要融化自身一米半之内的雪,这需要多高的温度?这需要多长的高温时间?

    张钺想的,并不是要追逐到这种效果,而是,既然有例子证明,人体是可以做到这种程度的现象,那么,就推翻了西方科学的很多既定的东西,包括人体的可控程度!光厚老禅师的这个现象,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人是可以达到把自己的身体进行到这种不可思议程度的自我控制的状态的!那么,这点,对张钺来说,就非足小可了!他对国术的一些理解就更加进一步和跨层次的有了认知!方向就更加明确了!

    国术,要的就是不断的开发人体功能,使用人体功能!而开发和使用,都来源于高度的了解和控制!今天,张钺已经初步有了一些了解和开发;未来,想要进一步的提高,去到更高的层次,那么,需要的就是更多的修习,体悟下去!方法,总是在自我精细的了解过程中,慢慢的能发掘出来的!这点,张钺很有信心!懂得了本质和原理,还怕没有方法?

    第二件事情,是关于另外一个民间的国术拳师。老丁见到此人的时候,此人已经是六十有余。这个人姓刘,名字老丁记不清楚,是练的‘八手拳’,这个拳,流传到现在,有的人叫‘锦八手’,在社会上还有推广。刘姓师傅在四十岁前是很有名气的,后面不知道什么缘故,就差不多退出了江湖,徒弟是有几个,都是默默教授;年轻点的,当时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老点的人当中,那是绝对不会轻易招惹的人物!

    老丁去的时候,是因为刘师傅的老伴快要去世了,光厚和刘师傅是有旧交的,所以提前去了,并带上了当时的小丁,以便到时料理后事;刘师傅的老伴在凌晨回光返照的时候,突然提出,想要吃县城一家包子铺的包子。那是他老伴尚未出阁的时候吃过一次,今天临死,不知道怎么就想起几十年前的那个味道了!这是人的遗愿,乡下人,讲究个死要瞑目,特别是,临走前想吃东西的,一定要尽量满足,否则,就怕死也是要做个‘饿死鬼’!但是,县城隔这里起码有四十里路,而且都是山路,一来一回起码八十里以上了,这正常人清早出去,都要晚上才能回的来,就算骑马都得两个时辰!可这乡村,马是没有,牛倒是几家有那么一头!

    当时的老丁心想,老太婆恐怕是临终脑袋糊涂了。哪知道,刘老师傅只对光厚说了一句话,“光厚,有你在,保我老太婆等到我回来!”,见光厚点头,他扎了个绑腿,就在他几个徒弟和小丁的迷惑眼神中蹿了出去。

    徒弟们知道师傅厉害,平日跟师傅喂手,也见识过师傅的功夫;可刘师傅这么一窜,徒弟们还是吓了一跳!这从屋里到出院墙门,大家也只是感觉眼前影子闪了那么一下人就不见了!

    也就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刘老师傅真的赶了回来!而手上的包子,还冒着热气呢!看那包装的纸面,确实是那家包子店的没错,那包装,是包子店的特色呢。

    徒弟们都很感叹和兴奋,感情,师傅跑的比马还快啊!当然,这种时刻没法表现出来!小丁和师傅走过不少地方,见识多点,所以,他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按这钟点,县城大门恐怕都没开呢,刘师傅是怎么进的城?”

    刘师傅的老伴是吃完了包子,带着满足离去的。

    却给张钺留下了很多思考!

    他从老头师傅身上,是验证过轻功的,所以,他并没有跟老丁同样去疑问刘师傅是怎么进的城,他当然可以肯定,跳上去,然后再跳下来的!

    他从老丁这个故事得到的最大的启发,那就是不管流传的故事还是老丁的讲述,包括自己的亲眼所见,近代所有的轻功的故事,都是出现在习武的人身上!而一些和武人看起来有着相同素质的,比如京剧班子里的成员,再比如江湖杂技班子,这些人的身体功能,有着很多的接近武者的雷同,而且,相信,这一类的人,在当时的环境下,比例应该多过练武的!但是,这些人当中,却没有诞生出一例轻功的传说!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轻功’是武者特有的!

    也就是说,轻功的成就,是有专门属于武功的特性练法的,而不是卖大力的十年二十年的蹦蹦跳跳就能成就的!

    同时,练武的人,也不是个个都有轻功上身。有的拳师,从小练武,到四五十岁也没有看到轻功的痕迹,哪怕他的身法要快过一般人很多。那么,张钺就产生了另外一个可能的推论,那就是,轻功,是需要国术到一定境界才会产生的!就像按现在流行的‘三劲’划分国术层次,‘明劲,暗劲,化劲’,可同样的拳种,甚至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入暗劲的难,修入化劲的在传奇里也就那么有限的几个人!

    这又是为什么?一个是方法可以教,但看做徒弟的怎么去领会,一个方法能领会出什么不同的东西,而领悟出的东西,又决定了自己能达到的层次和境界,这是国术的‘灵性’讲究;再则就是,有的境界,师傅本身没达到,但他可以提供方法让徒弟入道国术之门,而徒弟下的功夫和悟性领会,决定了徒弟自己能不能超越师傅,进入到自己的师傅未曾达到的程度。

    也就是说,轻功,是通过真正的符合国术之道,本质和原理的方法练出来的;同时,这个方法,极大的可能是国术到一定境界之后再由每个人领悟出来的方法!

    老丁的亲口讲述的可信事迹,让张钺是大有所获,大有所悟啊!张钺不由得连连举杯,狂敬了老丁几杯!老丁似乎也颇好杯中之物,来者不拒,痛快的就喝!

    这样的领悟,不同于老丁传授的‘三味普火法’,是马上的有迹可循,甚至当场就有所获;这两个故事里面出来的东西,那是让张钺在国术层次,境界有了明确的认识和脉络的把握!以前的东西,可以说是一种设想和推论,而今天的印证,是让他更为清晰!以前是想象中的寻找和探索,而现在似乎是大门已开,有种层次尽在我手,境界直入我心的感觉。当然,也只是相对之前而言的感觉。

    光厚禅师的事迹,让他明白的是人体可以自我训练达到的高度自控,这是国术的本,国术,说到底练的也就是这个!本有了依处,这里不但是坚定了信心,而且提供了一种可以更高追求的层次和目标!

    刘老师傅的故事,启发的就是他对国术练法的领悟了,领悟的虽然不是实实在在的方法,但却是能总领国术修炼方法核心和更高层次的东西!这无疑是有了定海针的功效!

    两个短短的小故事,不由更加的增强了张钺行万里路的决心,甚至让他迫不及待的想踏上那条游历之路!

    去走走四方,去听更多的真实,去从更多的东西里面去发现,去寻找方法,寻找原理,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国术修炼之路。

    同时,他反而觉得自己的打斗经历太少了!虽然下山以来,经历过这么多的凶险,但是,还远远不够!那些打斗的经验,有着很多的偶然因素,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却并没有太大的融合效果,虽然让他由明劲入了暗劲阶段。

    他需要去经历,需要更多的打斗和激发!需要和更高,更厉害的人去切磋!只有那样,才能海纳百川,让自己对国术的原理,本质和训练机制有更深更清晰的了解!

    民国时代,入了暗劲阶层的人,数不胜数!这不算国术的什么高层次的体现!

    暗劲入化劲的,却是寥寥无几,这证明了那个高度的艰难!

    但是,难道化劲就已经到了国术的巅峰了吗?

    当年孙禄堂和郭云深划定这‘明暗化’三层功夫的时候,到武神去世,还有将近三十多年!前三十多年,孙夫子已经明了了化劲;难道后三十多年,孙夫子就不练功了不长进了?有了那么深厚的积累,难道夫子的境界飙升会缓慢过以前?

    要想的到!

    更要去做到!

    (遇到催书鬼,威逼,利诱,顶不住,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