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旱魅胜火 竹纸喜人(下)
沉闷的雷声从天边滚来,然后在行宫的上空落下。一场暴雨就到来了,只可惜与往常一样,挤了几滴,迅速雨就住了。
雨后的景色倒是动人,竹叶上、树叶上挂满了一些雨珠,太阳一露脸,便出现五颜六色的光芒。
坐在行宫中,狄仁杰失望地说道:“雨啊,又没有落下来。”
其实落下来了,至少地面湿了,洼地里还有一些水花,就是不大。也比不落好,关中景亦是如此,人喝的水总归有的,就是庄稼成长的水,很成问题。
魏元忠也道:“河南各州尚行,就是关中啊。”
“孤在离开东都时,曾经出了一个主意,”李威将他那个给几个爵位刺激商人的事说了出来。
狄仁杰道:“陛下一定没有同意。”
“是。”
“下,以后这样的话还是少说不妙,虽说是赏赐了几个无干紧要的子男爵,说不定会救了无数关中百姓。可是楚王好细腰的掌故你有没有听过?”
“听过了。”
“圣上一动,天下效仿。今天是赏赐了几个商人爵位,可天下人认为陛下会替商人正名了。干旱只是一时的,即使今年难熬,明年却不会如此。熬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可此风一开,却是动摇国家的道德之本。这才是万世的基业。”
会这么严重?李威心中不置与否。
不重商业,所以国家税务只好在农民体剥削,农民本来就可怜,国家变过来变过去,还是那些农民。当然重视商业,以现在的工商业规模,也不会让国家做到不收农民的税务。可多少分担了一些农民的压力。
但看到狄仁杰都如此,其他人更不用说。
本来李威还想说一件来,来开解狄仁杰的。那就是大食,大食认为商人与工人是好的,是鼓励的行业。于是商业发达,有了钱,就有了南征北战的底子。工匠技术发达,就能造出更好的武器,更多的船舶,于是又有武器与运输工具,让他们进行扩张。
可就是说出大食,现在唐人眼中,它只是一个化外的落后之国,根本证明不了什么。
狄仁杰又看着窗外,说道:“但这样旱下去,陛下与皇后肯定心焦急,就怕他们最后也向下这个主意屈从……”
屈从好啊,未必能将关中数百万灾民解救,可能解救许多人,还能将粮价压下来。否则这样不温不火的求援,都听闻长安米价涨了每斗六十多文。再涨下去,就是普通的市民都未必能买起米。
其实想一想,真的很艰难,父母两位老人家,让他如履薄冰,就是想做出什么事,还要受这些落后思想制约。
狄仁杰又说道:“下,竹纸要到了出来的时候吧?”
“大约差不多吧,”李威无所谓地答道。
竹纸焦挂的人很多,可他这个始作俑者,甚至都没有注意时间。
“下,会不会成功?”
“狄卿,孤说很多遍了,相信孤。”
“成功就好。”狄仁杰叹道。但有一些话,他没有说出来。随着竹纸时间到来,气氛越发不对。东都有无数谣传,这已经不是民间的力量在推动了。其实细细琢磨了一下,终于明白皇后的想法。
成功固然是好,当然旱还是旱,有了这个大义遮一遮,多少会改观一下。况且那个皇后的手段,又岂止是这些,如果成功了,再利用一些手腕,将它的效应扩大。于是大家相安无事。
狄仁杰也欢迎。反正太子一时半会登不了基。不能变动。
可是失败了,这种渲染之下,许多人也将注意力集中在竹纸上,会有人说太子荒唐。她也可以从旱中抽一些体出来。不能皇后不好,皇太子又不好。难道皇后皇太子一下子换?
不要说各个宰相,就是皇上本人,也不可能这样做的。
皇后啊皇后,好手段。偏偏这个手段使出来,能察觉的人肯定不会有多少的。皇后慎重了,病重在乱投医。其实呢,这一步棋下出,可进可退。
想到这里,又说道:“下,恐怕这一次竹纸风波过后,陛下皇后对你都会内疚,有可能召你回东都。”
“在这里很好啊,孤都不想回去。”
就是不能狩猎,但风景很好,山林茂盛,倒是一个避暑纳凉的好地方。又没有了人监督制约。
“召你回去还是要回去的,否则就有了愤怨之心。略略不满倒可,可愤怨之心却不能有的。不但如此,臣在此地久留也不大妙,还要回去,想一想对付许少师的法子。这就得要回到大理寺。”
“许少师,狄卿,能对付就对付,不能对付也无妨。不可强来。”
那可是许敬宗,倒在他手中的大臣宰相,不计其数。尽管多少有母亲,或者父亲的意思。
“臣不是上官仪”他指着外面与李令月嬉戏的上官婉儿道。
……
已经有几个低级官员拿出笔,在纸上记录。
这是李威对刘群的吩咐,刘群又对戴至德说了。有一个调试的过程。比如不同的嫩竹,具体的沤烂时间,石灰的比例,还有后面的,培干温度与火候。别看这一次试验的规模很大。想得出最佳的比例,还得需要好几次,最少得多次不停的试验,才能找出来。
推广到全国后,又要试验,不同的竹子,不同的石灰与水质,对纸张都有影响的。
但大方案定下来,那都是其次的事了。
工匠缓缓将竹帘提了起来,上面果然有一层薄薄的东西,很薄很均匀,因为还是纸浆,晶莹剔透,是能看到后面的事物,而且能看得很清楚。围观的百姓动起来,纷纷忍不住向前挤去,以便能看得更清楚一点。幸好侍卫不少,否则秩序有可能会混乱一片。
真的成功了?
戴至德与姜恪等人对视了一眼。
这几个大佬表也不大好,百姓看不到,但他们有权利看,一个个全部走近,看着这个薄层。
果然很薄,其实也未必有那么薄,真正后世的宣纸,那才叫薄,而且韧也比竹纸好。当然了,成本也好。
但现在的纸能做衣服穿,可以想像纸张的厚度。与竹纸相比,至少在厚度上,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其实竹纸的出现,可以说是纸张的第二次,这种工艺后来唐朝也有了,很粗糙的,到了宋朝才成熟起来,但还有许多缺陷,一直到明朝,才完全成熟。即使是后世工业时代,竹纸也没有退出舞台。不过工艺更复杂,质量也远胜于这种天工开物的竹纸。
这不算成功,还有一些工艺。
工匠将薄层放在事先准备好刨光的薄木板上。上面再压一块木板,再去dàng)料。一直dàng)出很多张后,抬上巨大的方条石,放在木板上,这是利用重量,挤压出薄料大部分的水份。
所有官员都没有走,衙役送“盒饭”来了。
反正这一带也没有什么人家,地方宽敞。一起蹲下来,将饭菜搁在地上吃。在等候。
不是每一甑竹料都成功的。有一些甑竹料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都dàng)不上来料。不过也没有关系,已经有好几甑竹料dàng)上来了。现在竹纸肯定有了,薄度有了,就是质量问题了。
培火是用土砖砌成的夹巷,工匠将木柴点燃,看到薄料已经滴不下来水,将方条石抬下去,木板揭开。竹料拿了起来,还有水份,因此颜色依然以透明为主,只是更薄了,也略略泛出一种好看的白色。
人群中再一次动起来。
戴至德走过去,用手抚摸着,低声道:“新纸啊。”
很柔软,摸上去滑滑的。
他心中盘算了一下,成本还是需要的,至于石灰与竹子成本,他已经忽略不计了,这玩艺儿,唐朝可以说大部分地区都有。就是人工与柴火的钱,算来算去,又道:“真的很便宜。”
唉,不要求有益州黄麻那样的质量,只要能写字就成了
工匠看到宰相要看,留下一张,让他们慢慢观看,将其余的,放入夹巷,开始培干。
其实大太阳很毒的,在戴至德等人手中盘来盘去,也干了一些。当然,大规模生产,必须要培干,晒上哪儿找那么大片地方?
太阳渐渐西下。
围观的人没有离开,反而越聚越多,其中有一些文人墨客,已经在脑海里琢磨一些词语,准备描述这一次盛况。
夹巷打开,工匠将纸拿出来。
“好白”人群不由地纷纷向前挤去,将侍卫挤得东倒西歪……
“陛下,自东都起,到汾州、晋州、蒲州、汝州各州县自入夏以来,都没有降多少雨水。”武则天道。
“嗯,”李治揉了揉脑袋,这些州县都是河南与河东两道州县,虽然略略有旱迹象出现,然而都有河流相通,供给倒是方便的,于是问道:“关中呢?”
武则天脸色变了变,道:“关中更甚”
说完了,看了看李治的神,不出她意外,李治一张脸立即沉下去。
“报,报”李首成手上拿着几卷白纸,兴冲冲地跑进来。跑得有些急了,一下子绊在门坎上,摔倒在地,也不顾会不会摔得鼻青脸肿了,将手中的纸死死抱着。
李治正在生闷气,怒斥道:“成何体统。”
李首成有些委屈,奴婢摔倒了,不指望皇上你安慰,也不用斥责奴婢,站了起来,摔得不轻,揉着痛疼的脸道:“竹纸有了,这就是竹纸,用快马加急送来的。”
“哦,”李治也站了起来。如果竹纸真的成功了,对儿子有好处,对自己,对妻子,都有好处。走过去,将几卷纸接过来,打开了一卷,道:“皇后,你看,真的很薄。”
则天答了一声,体却软绵绵地瘫倒下去,提心吊胆了这么多时,根本没有想到成功的竹纸,居然终于成功了。儿子肯定没有这个本事的,难道这真是上天给自己一家人的一个机会?
“拿笔来,”李治又嘱咐道。
果然很白,很薄,可耐看不行,还得看能不能用。如果涔墨,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场。不但这么薄的纸让他怀疑涔墨,有的纸张不好,即使很厚,墨水往上一写,也涔出一大片。
太监匆匆忙忙地磨墨,李治提起笔,在上面写字。竹纸韧不强,但着墨很好,下笔后墨色鲜亮,笔锋都能感到明快。宋朝的竹纸还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那时候的竹纸就让苏东坡与王安石等大家喜不止。
单论着墨,这些竹纸并不亚于益州黄麻等名品。
看着自己写的字,看着墨色,李治说道:“好纸。”
李首成道:“是啊,是好纸,只是很可惜,这必须要用芒种前后的嫩竹,现在虽得其法,却不能立即推广。各地的竹子又不相同,需要调制。这样计算起来,需得后年,才能在全国普及。不过终南山明年就能有大量竹纸出来。”
“后年么,朕都能等得及的。”
其实何时推广的神马,李治现在也不顾得计较,只要竹纸有了,成功了,而且比所有人预想得都要好,大义就有了,也就成了
“来,拿西域进贡过来的葡萄糖来,朕要喝上一两杯。”太监刚要下去,李治又将他唤住:“等等,你立即传朕口旨,让太子回东都。”
到这时候,才想起儿子的好处
雨后的景色倒是动人,竹叶上、树叶上挂满了一些雨珠,太阳一露脸,便出现五颜六色的光芒。
坐在行宫中,狄仁杰失望地说道:“雨啊,又没有落下来。”
其实落下来了,至少地面湿了,洼地里还有一些水花,就是不大。也比不落好,关中景亦是如此,人喝的水总归有的,就是庄稼成长的水,很成问题。
魏元忠也道:“河南各州尚行,就是关中啊。”
“孤在离开东都时,曾经出了一个主意,”李威将他那个给几个爵位刺激商人的事说了出来。
狄仁杰道:“陛下一定没有同意。”
“是。”
“下,以后这样的话还是少说不妙,虽说是赏赐了几个无干紧要的子男爵,说不定会救了无数关中百姓。可是楚王好细腰的掌故你有没有听过?”
“听过了。”
“圣上一动,天下效仿。今天是赏赐了几个商人爵位,可天下人认为陛下会替商人正名了。干旱只是一时的,即使今年难熬,明年却不会如此。熬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可此风一开,却是动摇国家的道德之本。这才是万世的基业。”
会这么严重?李威心中不置与否。
不重商业,所以国家税务只好在农民体剥削,农民本来就可怜,国家变过来变过去,还是那些农民。当然重视商业,以现在的工商业规模,也不会让国家做到不收农民的税务。可多少分担了一些农民的压力。
但看到狄仁杰都如此,其他人更不用说。
本来李威还想说一件来,来开解狄仁杰的。那就是大食,大食认为商人与工人是好的,是鼓励的行业。于是商业发达,有了钱,就有了南征北战的底子。工匠技术发达,就能造出更好的武器,更多的船舶,于是又有武器与运输工具,让他们进行扩张。
可就是说出大食,现在唐人眼中,它只是一个化外的落后之国,根本证明不了什么。
狄仁杰又看着窗外,说道:“但这样旱下去,陛下与皇后肯定心焦急,就怕他们最后也向下这个主意屈从……”
屈从好啊,未必能将关中数百万灾民解救,可能解救许多人,还能将粮价压下来。否则这样不温不火的求援,都听闻长安米价涨了每斗六十多文。再涨下去,就是普通的市民都未必能买起米。
其实想一想,真的很艰难,父母两位老人家,让他如履薄冰,就是想做出什么事,还要受这些落后思想制约。
狄仁杰又说道:“下,竹纸要到了出来的时候吧?”
“大约差不多吧,”李威无所谓地答道。
竹纸焦挂的人很多,可他这个始作俑者,甚至都没有注意时间。
“下,会不会成功?”
“狄卿,孤说很多遍了,相信孤。”
“成功就好。”狄仁杰叹道。但有一些话,他没有说出来。随着竹纸时间到来,气氛越发不对。东都有无数谣传,这已经不是民间的力量在推动了。其实细细琢磨了一下,终于明白皇后的想法。
成功固然是好,当然旱还是旱,有了这个大义遮一遮,多少会改观一下。况且那个皇后的手段,又岂止是这些,如果成功了,再利用一些手腕,将它的效应扩大。于是大家相安无事。
狄仁杰也欢迎。反正太子一时半会登不了基。不能变动。
可是失败了,这种渲染之下,许多人也将注意力集中在竹纸上,会有人说太子荒唐。她也可以从旱中抽一些体出来。不能皇后不好,皇太子又不好。难道皇后皇太子一下子换?
不要说各个宰相,就是皇上本人,也不可能这样做的。
皇后啊皇后,好手段。偏偏这个手段使出来,能察觉的人肯定不会有多少的。皇后慎重了,病重在乱投医。其实呢,这一步棋下出,可进可退。
想到这里,又说道:“下,恐怕这一次竹纸风波过后,陛下皇后对你都会内疚,有可能召你回东都。”
“在这里很好啊,孤都不想回去。”
就是不能狩猎,但风景很好,山林茂盛,倒是一个避暑纳凉的好地方。又没有了人监督制约。
“召你回去还是要回去的,否则就有了愤怨之心。略略不满倒可,可愤怨之心却不能有的。不但如此,臣在此地久留也不大妙,还要回去,想一想对付许少师的法子。这就得要回到大理寺。”
“许少师,狄卿,能对付就对付,不能对付也无妨。不可强来。”
那可是许敬宗,倒在他手中的大臣宰相,不计其数。尽管多少有母亲,或者父亲的意思。
“臣不是上官仪”他指着外面与李令月嬉戏的上官婉儿道。
……
已经有几个低级官员拿出笔,在纸上记录。
这是李威对刘群的吩咐,刘群又对戴至德说了。有一个调试的过程。比如不同的嫩竹,具体的沤烂时间,石灰的比例,还有后面的,培干温度与火候。别看这一次试验的规模很大。想得出最佳的比例,还得需要好几次,最少得多次不停的试验,才能找出来。
推广到全国后,又要试验,不同的竹子,不同的石灰与水质,对纸张都有影响的。
但大方案定下来,那都是其次的事了。
工匠缓缓将竹帘提了起来,上面果然有一层薄薄的东西,很薄很均匀,因为还是纸浆,晶莹剔透,是能看到后面的事物,而且能看得很清楚。围观的百姓动起来,纷纷忍不住向前挤去,以便能看得更清楚一点。幸好侍卫不少,否则秩序有可能会混乱一片。
真的成功了?
戴至德与姜恪等人对视了一眼。
这几个大佬表也不大好,百姓看不到,但他们有权利看,一个个全部走近,看着这个薄层。
果然很薄,其实也未必有那么薄,真正后世的宣纸,那才叫薄,而且韧也比竹纸好。当然了,成本也好。
但现在的纸能做衣服穿,可以想像纸张的厚度。与竹纸相比,至少在厚度上,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其实竹纸的出现,可以说是纸张的第二次,这种工艺后来唐朝也有了,很粗糙的,到了宋朝才成熟起来,但还有许多缺陷,一直到明朝,才完全成熟。即使是后世工业时代,竹纸也没有退出舞台。不过工艺更复杂,质量也远胜于这种天工开物的竹纸。
这不算成功,还有一些工艺。
工匠将薄层放在事先准备好刨光的薄木板上。上面再压一块木板,再去dàng)料。一直dàng)出很多张后,抬上巨大的方条石,放在木板上,这是利用重量,挤压出薄料大部分的水份。
所有官员都没有走,衙役送“盒饭”来了。
反正这一带也没有什么人家,地方宽敞。一起蹲下来,将饭菜搁在地上吃。在等候。
不是每一甑竹料都成功的。有一些甑竹料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都dàng)不上来料。不过也没有关系,已经有好几甑竹料dàng)上来了。现在竹纸肯定有了,薄度有了,就是质量问题了。
培火是用土砖砌成的夹巷,工匠将木柴点燃,看到薄料已经滴不下来水,将方条石抬下去,木板揭开。竹料拿了起来,还有水份,因此颜色依然以透明为主,只是更薄了,也略略泛出一种好看的白色。
人群中再一次动起来。
戴至德走过去,用手抚摸着,低声道:“新纸啊。”
很柔软,摸上去滑滑的。
他心中盘算了一下,成本还是需要的,至于石灰与竹子成本,他已经忽略不计了,这玩艺儿,唐朝可以说大部分地区都有。就是人工与柴火的钱,算来算去,又道:“真的很便宜。”
唉,不要求有益州黄麻那样的质量,只要能写字就成了
工匠看到宰相要看,留下一张,让他们慢慢观看,将其余的,放入夹巷,开始培干。
其实大太阳很毒的,在戴至德等人手中盘来盘去,也干了一些。当然,大规模生产,必须要培干,晒上哪儿找那么大片地方?
太阳渐渐西下。
围观的人没有离开,反而越聚越多,其中有一些文人墨客,已经在脑海里琢磨一些词语,准备描述这一次盛况。
夹巷打开,工匠将纸拿出来。
“好白”人群不由地纷纷向前挤去,将侍卫挤得东倒西歪……
“陛下,自东都起,到汾州、晋州、蒲州、汝州各州县自入夏以来,都没有降多少雨水。”武则天道。
“嗯,”李治揉了揉脑袋,这些州县都是河南与河东两道州县,虽然略略有旱迹象出现,然而都有河流相通,供给倒是方便的,于是问道:“关中呢?”
武则天脸色变了变,道:“关中更甚”
说完了,看了看李治的神,不出她意外,李治一张脸立即沉下去。
“报,报”李首成手上拿着几卷白纸,兴冲冲地跑进来。跑得有些急了,一下子绊在门坎上,摔倒在地,也不顾会不会摔得鼻青脸肿了,将手中的纸死死抱着。
李治正在生闷气,怒斥道:“成何体统。”
李首成有些委屈,奴婢摔倒了,不指望皇上你安慰,也不用斥责奴婢,站了起来,摔得不轻,揉着痛疼的脸道:“竹纸有了,这就是竹纸,用快马加急送来的。”
“哦,”李治也站了起来。如果竹纸真的成功了,对儿子有好处,对自己,对妻子,都有好处。走过去,将几卷纸接过来,打开了一卷,道:“皇后,你看,真的很薄。”
则天答了一声,体却软绵绵地瘫倒下去,提心吊胆了这么多时,根本没有想到成功的竹纸,居然终于成功了。儿子肯定没有这个本事的,难道这真是上天给自己一家人的一个机会?
“拿笔来,”李治又嘱咐道。
果然很白,很薄,可耐看不行,还得看能不能用。如果涔墨,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场。不但这么薄的纸让他怀疑涔墨,有的纸张不好,即使很厚,墨水往上一写,也涔出一大片。
太监匆匆忙忙地磨墨,李治提起笔,在上面写字。竹纸韧不强,但着墨很好,下笔后墨色鲜亮,笔锋都能感到明快。宋朝的竹纸还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那时候的竹纸就让苏东坡与王安石等大家喜不止。
单论着墨,这些竹纸并不亚于益州黄麻等名品。
看着自己写的字,看着墨色,李治说道:“好纸。”
李首成道:“是啊,是好纸,只是很可惜,这必须要用芒种前后的嫩竹,现在虽得其法,却不能立即推广。各地的竹子又不相同,需要调制。这样计算起来,需得后年,才能在全国普及。不过终南山明年就能有大量竹纸出来。”
“后年么,朕都能等得及的。”
其实何时推广的神马,李治现在也不顾得计较,只要竹纸有了,成功了,而且比所有人预想得都要好,大义就有了,也就成了
“来,拿西域进贡过来的葡萄糖来,朕要喝上一两杯。”太监刚要下去,李治又将他唤住:“等等,你立即传朕口旨,让太子回东都。”
到这时候,才想起儿子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