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兄弟姐妹齐种田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四章 舅舅们建商队

第一百零四章 舅舅们建商队

    见除了外公家几人和爷爷,其他人都基本已经心算完了,我笑道:“爷爷和外公你们都别算了,我说的是真的,咱们家买路下方的那个小山梁时花了20两,这次买下从村路口进来到寺庙外边两个山梁,共有12个山梁子,只是这次不光是路下方,还带着路上方后山更大的山梁,这样花上七八百两应该也足够了,反正现在也要减免五年税的,而且这些山梁在后山上基本都只能种果树,路下方才能开些田地出来,我们多种果树少开地,五年后也交不了多少税收的呢。”

    边跟大家分析着,边就咧着嘴角想出了如何偷税的好办法:这买下地还要交税的鬼年代还是有个好处的,竟然只收田地庄稼税,嘿嘿,康大神竟然也有算漏的时候,种水果种好了可是也一样来钱的。

    对我这些大胆的提议大家都很是新奇,在我讲完开始得意的咧嘴时,大家已经开始又一阵更激烈的商议了。

    这提议虽还没跟哥哥们说过,但这些年我在口中却是时常念叨着挣大钱、修大房子、建大作坊、种大片地和果园......哥哥们显然都为这事竟然就快成真而兴奋起来,完全的站在了我这边。

    很是顺利的,这事竟然都通过了,大家随后就讨论起来今天外公们留下来商议组车队出去远处收柿子的事。

    现在近处的柿子已经摘得差不多,村民们已经开始进入大山林内摘柿子,舅舅他们下山村和李外公他们上山会的近处的柿子也摘得差不多了,舅舅们白天已经和李外公家商议好准备一起去收柿子,而目前基本已经忙完的木架子和编筐子竹席的老爹和大伯也意动了,准备也加入进去。

    商议得差不多后,大伯看着我道:“芽儿大总管,现在家里也基本没我和你爹什么事了,我们明后天就开始跟着你舅舅们收柿子去了。到时也得带着晓晨,你没意见吧?”

    大伯的话引得大家一阵轻笑,我也“嘿嘿”低笑一声后道:“嗯,你们去是没问题。只是到时就不给你们算往后的工钱了喔。而且啊,我觉得你们可以再多买几匹骡马加几辆车,那柿子至少还能再收一个来月呢,到时绝不止才挣到几匹骡马和车的钱。”

    这话让原已商量完毕的大人们一愣,大舅最先问道:“真要买了那么多骡马和车,这柿子收完可让它们干什么去啊,车还可以跟前几天买那两架一样每天放你们家这里,可那牲口一年也得喂上不少粮食才行呢。”

    大舅一说完,除了几个女人都点着头,外公和二舅也是赞同的。连爷爷和老爹也附和着,只有哥哥们跟着大伯和小舅似乎还在沉思。

    没一会儿大伯看着我道:“芽儿这是有了打算?说说你的看法。”

    见大家又都看着我,我清了想嗓子道:“没收菌时,舅舅你们不是常带了骡子跟着马帮的跑商运货么,这几年也应该是有些经验了。而大伯和爹也是时常跟着我小姑爷的马帮送货的,这次收完了柿子,也增加了骡马车架,舅舅你们不如直接自己组建一个马帮,到时也都不用担心货源什么的问题呢,就家里这些东西都够你们拉的,作坊一建好。就是每年做盐菌的量也能增加不少了。”

    虽然没细说,但这话一说完,几个脑子转得快的都有些明白过来,脸上露着惊喜,但大舅还是问道:“这也不能光拉家里的吧,有货拉出去是容易。可这回来拉什么?”

    这话让我有些无语,强忍着抚额的冲动,我笑道:“大舅真忘了,别的马帮拉什么,你们也能拉什么嘛。也许开始可能回来的一趟货源有些紧,但可别忘了你们拉出去的货都送哪些地方了,不管是柿饼或是将来要做的糖和其它一些东西,除了那盐菌目前只是送一些固定的酒楼,但到时每年盐菌量增加了,不管是糖和盐菌或是什么,都是在跟一些大的商行打交道,那些商行要运到丽江府或是我们这码头的茶叶之类的东西能少了让你们送么,而且你们到时也能自己收些当地的特产运回来不是,码头每天可都不少货商在那收购......”

    还好大舅也不算太木,听到这时也没等我再说下去,一拍头笑道:“对呢,哎哟,还是芽儿书念多脑袋转得快,我这都没往这处想呢,嘿嘿.....”

    大舅这憨憨的一笑,其他都想明白的人也都笑了起来,爷爷外公都不住的点着头,一直都保持沉默的二舅母何晓英突然笑道:“那志云你和大哥小弟可都要好好跟着姐夫他们干了,这看来真是条好路子呢,到时也给家里多挣上些钱。”

    听舅母这话,我有些没回过神,但看到小舅突然有些尴尬的表情和外公突然有些严肃的瞪视大舅母一眼,我瞬间明白过来。

    看到大伯明显想说什么却又像有什么顾忌,而二舅母也因为看到外公和小舅的眼色有些下不了台的低了头,我笑道:“二舅母这话说的就不对了,这可是在商议让舅舅们自己组建个商队呢,我爹和大伯可都是兴起跟着打酱油...额,跟着随便过把瘾的,过了这阵子家里可还有一摊子事得让他们忙了,将来就算家里要组上商队,也都不会往西南边去的。”

    二舅母抬起头诧异的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其他人的表情,她可能没想到我会这么一说,但见家里的大人们都是如此表示,她有些黑的脸上有些发红,尴尬的支吾道:“啊,这...嘿嘿,我就是这...这么一说,那个......”

    一直都很憨厚的老爹明显也看出了些门道,见舅舅们都明显有些尴尬,外公还沉了一张脸看着二舅母就要说什么,老爹忙道:“嘿嘿,我和我大哥也就是这些年帮着我妹夫跑马帮跑上瘾了,这次收柿子毕竟也是头一回,我们也就跟着几个小舅子一起再跑两天,过几天也就得准备着建房子的事了。”一说完又憨笑起来。

    大伯和其他人也跟着连连打着圆场,奶奶见这情况直接跟几个女人拉起了家常。一堆女人又再次不理正事的进入了悄悄聊闲话的氛围中,气氛算是由此和缓了起来。

    见这些事也已基本都谈完了,想到买山头这事得早些买下才安心,可看到明显为了让外公消气正跟外公东拉西扯的爷爷几人。我有些欲言又止。

    大伯转头看了我一眼,对着正说话的爷爷道:“爹,今天这两件事也商量得差不多了,刚才芽儿说的买山头那事我们家还是早些买下来才好,这些年卖盐菌我那也分得不少钱,再来这些年卖粮食也得了不少钱,咱们两家凑一凑,这山头早买早安心。”

    大伯这话可正是我想要的,一脸激动的冲着大伯讨好的笑了又笑。

    爷爷看了看大伯又看看我,沉思了下道:“这事有些难办。家里这些钱也到是凑得出来,只是现在野柿子能卖钱了,只怕我们家买了山头村民们可能会多少有些意见呢。再一个,买山头这事哪要她小丫头cao心,这是大事呢。刚才我还想买山这事得杂让你兄弟两个分摊呢,毕竟你们兄弟是分了家的,将来大壮和大柱他们兄弟也是要分家,这真一买下来可就成了份产业。”

    爷爷竟然提到产业这事让我有些吃惊,自己还根本没想到这么深呢,只急着想把山头买下来。而村民这事却不是问题的,只要能买下山头。不管怎么分都行,只要不是被外人给提前买去就好,毕竟这12个山头上的柿树也是不少了,几百两银子买下来,光照现在这价格卖野柿子,十几年也就能回本。

    老爹一听这话。也是赞同,大伯有些为难的看了看我,他正了正神后看着爷爷道:“这毕竟是芽儿的主意,小丫头主意多,可能她有什么打算呢。”一句话把我推了上来。

    听大伯这一说。爷爷看了看不在意的我笑道:“这山头要买就家里买了,芽儿你年纪还小呢,再过十来年你那份嫁妆少不了你的,这家门口的地拿出做嫁妆也不合适不是,呵呵....”

    爷爷这话引得大家一阵的大笑,笑得我都不好意思起来,虽然以前留下了大部分柿子厂的股份,可那是因为另有安排,并非真是要给自己存嫁妆呢,自己可不会真当个败家女或是白眼狼,把什么都往外人家搬。

    看了看一直取笑着自己的家人们,我忙道:“嗯,买那山头虽然让村民们每年少了摘柿子的收入,但之后不管是建果园还是开田开地,可都是不少活计,每年也都能雇上不少村民来帮忙,这收入可不会比每年摘柿子得的钱少,爷爷到时跟大家说说,也就不是什么事了。”

    说完见爷爷已然放心,大家也很是认同,看了看从刚才谈家业时就不太在意的哥哥们,想了想道:“那些山梁我原本是有些打算的,只是没想这么清楚而已,在我看来我们家和大伯家其实还都是一家人,但爷爷说的在理,哥哥们都慢慢长大了,有些事是要讲讲清楚才行的。这些山头不光只打算开地种果园,还想在大伯家外边哪个地方建个学馆,除了留下块建学馆的地,爷爷你们看着分就行。”

    这话明显又让大家一惊,但好在大家一愣之下却也没再说什么,赞同了修学馆这事后都又商议起来。

    这家里不管是谁都不是爱计较的,随便商量了一下,一番推让后,大伯家就只要了他家目前那山梁和往外的五个更小些的山梁,并说到时要修学馆也随便哪合适就占那修就行,而明天爹和大伯就会去找里长,两家将各自拿出钱来买下山梁。

    见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偷偷打量了一下大伯娘的神色,却正被大伯娘抓了个正着,她取笑的看我一眼,伸手一把把我拉了过去抱在了她的怀里,同从前一样有一下没一下的用手梳理着我已经有些散乱的头发,原本提着的心也就这样放了下来。

    外公和舅舅们虽有些不放心家里的外婆和一群孩子,但因为说好明天一早要去镇上看骡马,也就同意住了下在。一家人转到坎子上边烤着火边聊着些细节,到夜深时也就各自歇息了。

    一早起来又是各自练功,只是因为今天多了三个舅舅,男人们练功的场面更为热闹了,抓着燕儿和我对练着推手时都能听到他们的笑闹声。

    练完功摘完菜,把要送的柿子和菜都分装在了外公家和我们家的共四辆车上时,奶奶和娘也把她们收拾好要送给里长的礼物提了过来。

    看着眼前的一小布袋干松茸、一小布袋干鸡枞、一小提篮底上铺了油纸的柿饼、被大伯娘一早提来的两只被捆了脚的大公鸡还一个劲的扑腾着,我满头黑线。

    看了眼准备就绪就等出发的一群大人们,我拉过奶奶就是一阵耳语,听得奶奶是一脸惊愕。

    ps:

    亲们,加更送上了,祝大家周末愉快,顺便跟大家求个票票,也请大家能给提出点建议或是意见。娃娃鞠躬感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