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清穿物语在线阅读 - 169 喜糖的诞生

169 喜糖的诞生

    饭后,金掌柜进来问,"夫人,你让买的片儿糖,买来了,是送宅子里去吗"

    梅兰妮说,"不是.你找人把糖分成份,用红纸包了,送到村子里的每户人家.说这是喜糖.我们南方有个习俗,结婚请人家吃喜糖,是祝福小两口甜甜蜜蜜."

    金掌柜说,"这习俗倒是第一次听说.这里人家有送喜糕的.我这里做好了,正要讨夫人示下,什么是候送呐."

    梅兰妮才知道,原来有这样的京俗."那就和喜糖一起送.顺便也融洽一下邻里关系."

    边峰看了一眼梅兰妮,笑了笑没作声.

    金掌柜笑着去办了.

    他们住的地方是北京城外,离朝阳门二里左右的地方.那个时候人口不多,那地就是个小村落,周边就那几户人家,原来也没什么正名儿,后因为她家出了五个进士,人家把那地叫做进士村.进士村最有名的是华记客栈和车行,再有客栈旁的包括保齐在内的两个饭店.

    有事做时间过的很快.到了下午梅兰妮和边峰说笑着往家里去.一辆车从后面赶来,是屈仪奉下班回来了.

    见到梅兰妮母子,他也下了车,马嘉自把车往前赶进宅子.

    屈仪奉说,"婶娘,四弟,你们从外面回来怎么也不坐车"

    梅兰妮说,"我们没有去远地,就在客栈那里转悠了一下.你有什么新闻没有"

    "天天都一样,哪来的什么新闻就是沈老师又迁升了,成了果郡王的老师了."

    梅兰妮正色道,"那你们更要远而敬之.沈德潜那人虽然有些学问,但人品比起林永青,燕云山等人来要差远了."

    "燕云山是谁"

    "我没和你们说过那是我们茶馆新请的说书先生...."梅兰妮一路介绍着燕云山和江雨楼他们,几个人走进了宅院.

    晚饭还是在正厅吃,过去,一般家里没外人时,华家的人都在厨房相连的饭厅里吃,一是华家厨房饭厅装修的很漂亮.二是,省去端来端去的麻烦.

    这新娘子才进门,就搬到厨房去吃饭,好象有点不尊敬她,尽管华家饭厅比别人的正厅都不差.但是,礼节,舆论什么的,还是很烦人的.所以,梅兰妮和常婶说好,在回门之前,都在正厅里吃饭.

    饭桌上的气氛还是有点不自然,原本梅兰妮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吃饭不许他们说话,怕呛到气管里危险.后来,孩子们长大了,饭桌就成了他们的论坛.特别是晚饭时,七嘴八舌的最热闹.但是,现在新娘子进来,大家都没怎么熟悉,所以都还拘束着.闷头吃着饭菜,只有梅兰妮不时替身旁的边峰夹些蔬菜.叶惟世不动声色的为新娘子夹些荤菜.

    屈仪奉终于忍不住了,"大哥,今天虎文他们几个说,明天向你讨要喜饼吶."虎文就是盛支柄的字.

    和娘一听这话,停住了筷子,怔住了.

    梅兰妮想,这和后世的单位里发喜糖差不多嘛.想不到,古代也有这样的习俗.

    叶惟世过了一会子,才说,"明儿,我去向他们说,和娘家里热孝."

    梅兰妮多会看山水,这一看就明白了,这种喜饼应该是女方给准备的,李家不知是忘了还是怎的,根本就没准备.古代的婚礼细节还是蛮丰富的.

    梅兰妮看着低着头的和娘,就说,"多大点子事,等下饭后去做些出来,明儿带着去就是了,谁知道是谁家做的."

    和娘想说些什么,到底还是新娘子腼腆,红了脸,没说.只是眼里有些湿意.

    梅兰妮看的纳闷,自己这样做是否做对了还是打了女方的脸面

    饭后,梅兰妮到厨房向常婶请教这些个老礼.

    常婶说,"这在京里,女孩儿出嫁,娘家都要定制喜饼送到男家,男家再拿那些喜饼分送亲戚朋友.估计大少奶奶嫁的太慌忙,这事给混忘了.我们男方要做喜糕送人."

    梅兰妮说,"喜糕今儿下午,金掌柜已经让人送出去了."

    "那就是女方失礼了."

    梅兰妮想,李绂原是江西人,可能,他家也不明白这京城里的规矩.

    "先别管这些,我们把惟世明天要送人的点心给做出来."

    "做什么喜饼一时三刻也做不出来,喜糕,别人一看就是男家的礼品."

    这么复杂啊

    梅兰妮说,"要么咱们做喜糖好了,也不说什么男家女家的.只说是南边人家就送这个."

    "这喜糖我还真没做过."常婶有点为难的.

    梅兰妮想,如果做糖果,用纸包装的工程就大了.不如做成花生胡桃芝麻糖.便问了家里麦芽糖还有没有.

    常婶说,"过年时买了,没用完,还剩半瓮,都发硬了."

    梅兰妮说,"行,那我们就做芝麻糖."

    三妮见说,立刻踊跃了,帮着量芝麻花生胡桃.她们三个人就在厨房忙起来了.

    和娘听说了,带着文碧和书香也过来帮忙.

    梅兰妮见和娘小脚零丁的,让她休息去.她哪里肯走.

    梅兰妮想起来包装材料,便问常妈,"家里还用红纸吗"

    常妈洗了手,到仓房里转了一圈回来,手里拿着一小卷红纸,"就剩下这点了."

    梅兰妮一看,这不够啊,可是,这会子商店都关门了,上哪儿去买红纸呐

    梅兰妮又问,"那白纸有没有"

    "白纸倒是不少.夫人,你不是说用白纸吧."常婶觉的很有问题.

    梅兰妮说,"用白纸也没什么,不是说热孝吗"

    常婶又去抱了白纸来.

    梅兰妮问和娘,会不会剪双喜

    和娘点点头.梅兰妮让人调了浆糊,拿了纸到书房,自己做了个纸袋给他们做样子,剪了个双喜贴上去.又把红纸的边角料剪成纽扣大小的红圆留下.让和娘她们照样子做,并把叶惟世和屈仪奉也叫来当小工.自己又回到厨房去忙着做糖.

    全家人都在忙着,惟独边峰,梅兰妮没有分配他工作.让共和国的特种部队的侦察兵干这种事,梅兰妮还是有心障的.

    但是边峰是什么人,最有眼睫的.他自己到厨房来帮忙了.常婶和三妮习惯了华家的行事.倒是留在厨房帮忙的文碧有些不自在了.在她的认知里,少爷怎能干娘儿们的事.

    等梅兰妮他们把切好的糖八块放进一个小纸袋里,然后把口卷起来,在用沾了浆糊的红圆贴上.

    一袋袋糖果,看上去很别出心裁.忙到了三更,才弄停当了,常婶找了几个提篮把糖果放进去,盖好提篮防老鼠.

    这么香的糖果,大家一边忙着,一边还吃了不少的边角料.

    梅兰妮吩咐他们临睡前别忘了刷牙.这年头没牙医,没地看蛀牙.

    第二天清早,常婶她们帮着把装满喜糖的提篮放上了车子,再三关照要两包一给.兄弟两出发上班去了.

    要说翰林院,那其实是个听着好听,收入不高的衙门.

    里面的人都比较贫.而里面又是年轻人较多的地方.年轻人如要成亲,总要发发喜饼庆贺庆贺.但是这喜饼的价格不便宜,翰林院几十号人分下来,也是一笔大开销.

    这次华惟世用喜糖代替喜饼,让他们也觉的很不错的方法.而且人家的包装又好看,口彩又好,"甜甜蜜蜜".

    下一个人很快就借用了这个创意.只是把白色的包装材料变成粉红色的,这是为了衬托那个大红的双喜.

    再从翰林院流传到了社会上,渐渐的形成了一个习惯,认为成亲送喜糖是时尚了.

    这推动了北京糖果业的发展.这样又让华家的砂糖在北京地区的销路更广了.这是让梅兰妮始料未及的.

    梅兰妮早上起的略晚了些,男孩子们都不在家,大的两个上班去了,小的也出门忙事去了.

    就梅兰妮与和娘一起吃了一个安安静静地早饭.梅兰妮想谈话,可是,和娘只应一两个字,话谈不起来,她只好放弃了.

    明天应该是和娘回门的日子.上午梅兰妮问常婶说,"新娘子的回门礼准备好了没有"

    常婶说,"备好了."带着梅兰妮去看.

    梅兰妮看时,无非是吃食茶酒之类.

    梅兰妮说,"李家可能也要上路回江西了,多给准备些能做路菜的,他们也方便.家里香肠还有没有把那个给他家带去.告诉大少奶怎样个吃法."

    常婶说,"剩的不多了,我想夫人你也要出门,就把那些想给你留下."

    梅兰妮说,"我这一路上都是自家的客栈,有没有路菜都没关系.我还想沿途吃吃风味小吃呐."

    两人商量着家里的事情,书香进厨房和三妮要什么.梅兰妮也没在意.还在和常婶说,"把那几只腊鸭也用油纸包上,给带上,那也好路上吃."

    常婶说,"夫人给这么多荤菜,只怕不妥,现他家正在孝里,没的一路上鸡鸭鱼rou的吃过去,人家看着也不象.还不如给些酱菜什么的,把这几只腊鸭你带在身边,也好请人尝尝苏州的风味."

    梅兰妮想想,也对,古代的丧葬礼仪好象是花头蛮浓的,搞不好要犯什么规,还是谨慎点好.就同意了常婶的安排.

    因为出门了,梅兰妮想找些书在车上读,她到了书房,去看有哪些书.看了半天不得要领.

    正好边峰从外面进来,见梅兰妮在书房翻阅.他道,"稀罕哎,还见你翻起书来了."

    梅兰妮说,"我又不是文盲,怎看不得书我想找找看有没有介绍西北风土人情的书.谁想到,他们买了这么些书,都没有用的."

    边峰说,"不如我们去书肆看看,我也想去看看有什么书好路上看.另外再到回回那里买一,两个皮水囊,那东西旅行最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