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唐朝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第16章 李克用

第16章 李克用

    春节过后的一天,鞑靼酋长的白色豪华帐篷前,挤满了围观的群众。一万名鞑靼兵排好队列、整装待发,他们的兵器就两样:一是弯刀(有点儿弧度,不似阿拉伯刀那么弯。),二是弓箭。酋长和李克用站在队列前,这里在举行简短的队伍交接仪式。

    首先由酋长讲话:“鞑靼族的勇士们,从今天起,你们就要跟随李大侠,哦、不是,跟随李大帅南下,到勇士该去的地方去。在暴风雨中翱翔的永远是雄鹰,只有乌鸦才躲在屋檐下瑟瑟发抖(李克用忍不住笑了)。去吧、孩子们,用你们手中锋利的弯刀,去砍下所有敌人的头颅吧!不要给鞑靼丢脸。你们要像忠于我一样,忠于李大帅,懂吗?”

    “呵呵,不是忠于我,是忠于大唐,忠于大家(大家是对皇帝的称呼之一)。”

    “对、对,终于大唐,忠于大家。”

    “大唐!大唐!大唐——”

    “大唐万岁!”

    “大家万岁!”

    鞑靼兵高举着弯刀,欢声雷动、经久不息。

    接下来是李克用讲话:“鞑靼兄弟们,好样的!你们愿意跟着我,我很感动。从今以后,在我的部队里,不论是鞑靼人、还是沙陀人、还是汉人,都是一家人。有福共享、有难同当!不怕大伙儿笑话,我的小名就叫‘鸦儿’,我以前的部队叫鸦儿军。因为走错了路,鸦儿军全打没了。现在我走上了正道,一定要重建鸦儿军,使之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这支铁军就从你们开始!现在我命令:向雁门关、出发——”

    李克用和盖寓、康君立、薛志勤、李存璋等人骑着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再说李克让,一行人晓行夜宿,长途跋涉三千里,于十天后到达长安。还没喘过气儿来,朝廷又给了他新的任命:泰宁节度使。因为原节度使李系调任湖南观察使、南面行营副司令,所以派李克让去泰宁顶上这一空缺。

    关于接替李系的人选,史书上有两种说法。大多数正史记载的是齐克让,只有《旧五代史》写的是李克让。到底是齐克让还是李克让?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比较相信薛居正的说法。呵呵!

    扬州城里,淮南节度使高骈接到诏书(即:剿匪总司令委任状)之后,于春节后的三月份派勇将张璘领兵渡长江南下。张璘势如破竹,草军节节败退,从杭州、宣州、池州等地一直退到饶州(今江西波阳)。五月份又退守信州(今江西上饶)。

    这时候。北方诸道兵已先后抵达淮南。黄巢获悉这一情报后大惊失色,这意味着数日之内。政府军就将对信州形成合围之势如何是好?

    黄巢又在琢磨着玩假投降的把戏,这一次的假投降与前几次的不同之处是:他没有提“当节度使”的要求,做出一副十分诚恳的样子。

    他先用重金贿赂张璘,并可怜巴巴地说:“请将军高抬贵手、暂缓进攻,我黄某人投降还不行吗?”并拿出求降信,请张璘转交给高大帅。

    高骈接到降书后,上表朝廷说:“巢贼在我军的沉重打击下,已面临山穷水尽之地,不日当平。不烦诸道兵,请悉数遣归。”

    北方诸道兵走了,高骈在扬州城里高枕无忧的做着天下太平的梦。他这么做,是怕友军抢他的功劳,还是怕友军抢他的地盘呢?在请求投降的一方还没有解除武装的情况下,接受投降的一方却先行赶走了自己的友军,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弱智的名将吗?连他的部将也窃窃私语:我们的高大帅肯定患有老年痴呆。

    黄巢抓住时机偷袭了毫无戒备的淮南军。勇将张璘战死。他的死,可以说是唐军的一个重大损失,此前,黄巢手下还没有人赢过他。

    **武装捡到了便宜,士气暴涨!二十万大军渡过长江,接着又于九月份渡过淮河。草军大将李罕之连续突破申、颖、宋、徐、兖诸州进入河南地界。所到之处,官吏四处逃散。黄巢亲率大军攻打汝州

    潼关告急!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是大唐诗人李贺作的《雁门太守行》中的诗句,他满怀激情地描绘出雁门关的雄伟气势,赞美了唐军官兵坚守危城、抵御胡骑、忠君报国的精神。

    雁门关坐落于巍巍北岳恒山的主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关隘的东、西方各有一道城门。门额上分别雕刻着“天险”、“地势”二字的牌匾。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

    雁门关始建于唐武德年间,是防御突厥的军事工程。在唐回联军(其实回纥兵也是属于唐军的范畴。)灭了后突厥政权之后的一百余年里,雁门关鲜有战事、门可罗雀、杂草丛生、一片荒芜。与频频发生叛乱事件的中原相比,这里更像是大后方。所以多少年来,雁门关一支没有军队驻守。

    在夕阳的余晖下,一支人马源源不断的进入雁门关西门,有十余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这正是李克用他们。他们从西门入、东门出,又往南走了二十几里山路,就到了代州城。代州守将早已接到王处存转达的皇帝敕令,已在城门口迎接新来的领导。队伍进城后,李克用按照预定方案,把雁门行营司令部设在了代州市政府衙门。

    自进入代州之日起,李克用及司令部机关人员就忙了个不亦乐乎。他们要做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要问他们到底有多忙?看看下面列的清单就清楚了。

    一、首先是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共设了代州、忻州、蔚州、朔州四个征兵点,派出康君立、薛志勤、李存璋分赴其他三个点负责征兵等项工作。李克用亲自抓代州这一块,他每天与盖寓等幕僚策划于密室、走访与基层、出没于民间。

    二、命各州县工匠,按设计要求日夜开工,大量制造各式兵器。如:弓弩、马槊、长枪、鉄戟、横刀、盾牌等。尤其是消耗品箭矢,更是不厌其多。

    三、筹备数万套铠甲,李克用对此要求是比较苛刻的:要美观、防护性能好、整齐划一,还一定要红缨黑盔甲,说是为了突出鸦儿军特色。

    四、置办数百面旗帜,规定了两种颜色:一种是红旗。中间有一个黑色的“唐”字。另一种是黑旗,即鸦儿军军旗。

    五、囤积粮草,配置车辆、马匹、帐篷、炊事用具等后勤物质。

    六、整肃军纪,参照初唐兵制,制定出十七条禁令、二十四斩,及其他处罚和奖赏条例。

    忙了近一个月,各项工作都已初见成效。四个征兵点共征得二万余人。另外,李克用当年叛乱时。被打散的约有五千沙陀人重新归队。这样,加上一万鞑靼兵,总兵力达到三万五千余人。由于缺少马匹,李克用让五千沙陀人当骑兵,其他三万人只好委屈当步兵了。

    到此为止,剩下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练兵了。李克用亲自当教练,带着幕僚们每天起早贪黑,在校场上摸爬滚打,训练士兵。

    又忙了一个来月。各项工作基本就绪,李克用终于松了一口气,是时候了,该出发了。

    广明元年(880)十一月的一天,这是代州史上不平凡的一天。今天是鸦儿军出征的日子,李克用要举行盛大的阅兵式。阅兵后,部队将直接开赴战场。(这有点像二战时。斯大林红场阅兵。)

    三万步兵、五千骑兵在校场上排着整齐的方阵,蓄势待发。阅兵台设在代州城门边,一大早,李克用身着明光铠、威风凛凛、按剑坐在阅兵台上。左右是幕僚,身后簇立着卫士。

    担任阅兵总指挥的薛志勤,精神抖擞迈步走到李克用跟前。立正、行了个端正的举手礼:“报告大帅,部队准备完毕,请指示!”

    李克用微笑着点点头说:“开始吧。”

    薛志勤转身迈出几步,拔出寒光闪烁的横刀,高高指向南方。须臾,一支鸣镝、两支、三支——飞向天空,火光闪处。发出“叭、叭、叭,”三声脆响。紧接着,阅兵台下数百只号角、数十面鼙鼓同时响起。

    不一会儿,由远而近传来雷鸣般的马蹄声,大地在震动……

    首先走过阅兵台的是由五千骑兵组成的若干个骑兵方阵,每个方阵前都有两名骑兵各手擎一面红旗和一面黑旗。士兵身上的铁甲在运动中“叮叮当当”、清脆悦耳,折射出来的光芒五彩缤纷。

    骑兵过后,接着走过来的是由两万人组成的若干个步兵方阵。各步兵方阵也是以红黑两旗为前导,一排排刀枪剑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只有头盔上那一束束红缨,像是汇成了燎原之火。

    步兵方阵之后,是由一万名后卫和后勤人员组成的若干个辎重兵方阵。他们的着装也和步骑兵一样,也是旗甲鲜明。车辚辚、马萧萧,战士弓箭各在腰。

    所有方阵走过阅兵台时,都齐声高唱鸦儿军军歌(李克用和后来李存勖的部队,都有唱军歌的习惯。)走出代州城。向着南方、向着长安——前进!

    歌词是李克用所作:

    唐运十八叶,日月沐北陬。

    朝聆圣贤训,暮怀社稷忧。

    无端渔阳祸,问鼎几时休?

    中原皆氛祲,谁解君王愁?

    博弈先守道,置田岂夺牛!

    浩气弥天地,忠义不可丢。

    俯阅心惭恧,彤弓抚自咎。

    煌煌三百载,坐观沦胥否?

    仰庙告先帝,师出殄寇讎。

    亮我倚天剑,砍下黄巢头!

    长期以来,人们都习惯称李克用的军队为沙陀军,这是一种误解。从这支重新组建的鸦儿军来看,已知的沙陀人只有五千余人。雁门关周边的居民是胡汉杂居,汉人占大多数,少数民族也不只是沙陀一族。我估计,这支三万五千人的武装,沙陀人不会超过一万。

    后来,李克用担任河东节度使,常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河东军发展到数十万人,其中汉人的比例还将大大增加。所以,确切的说,李克用的军队,其主要成分是汉族。更何况,即使是沙陀人,早在唐朝初期就开始汉化,与汉人通婚、学汉文、行汉俗已经二百余年了,哪里还存在什么突厥血统?

    朝廷给李克用的敕令是南下勤王,为什么没有指明具体的目的地呢?因为黄巢是流寇,行踪飘忽不定。又因为晚唐还没有发明无线电通讯技术,远在阴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的李克用更不可能及时掌握黄巢的行踪,所以李克用决定,先到长安后再去找黄巢算账。

    就在鸦儿军高唱着:“亮我倚天剑,砍下黄巢头!”军歌、走出代州城的时候,长安城内,皇帝李儇接二连三收到潼关发来的急电:汝州陷落、东都洛阳陷落……

    潼关乃是京师长安东面的门户,潼关失,则意味着长安将失。李儇吓傻了,一时没了主意。有一些官员劝说皇帝到蜀地避难,这一提案当时就被宰相们给否决了。宰相们建议:调集所有神策军及关内各镇兵十五万去守潼关,并下诏令河东监军陈景思到代北去招兵破贼(代北素民风彪悍,人尽皆知。)。天子一一准奏,他愁肠百转、望眼欲穿:李克用啊,卿接到我的诏书了吗?怎么还没有回音?

    观军容使田令孜挺身而出、自告奋勇,请领兵出征。同时向天子举荐神策军左军骑将张承范、右军步将王师会、左军兵马使赵珂,说此三人可堪大用。

    僖宗立即召见三人,说了一些勉励他们的话,授予张承范为兵马先锋使、兼潼关制置使(卫戍司令)。

    有不少人把田令孜说的一塌糊涂,其实从以上两点以及他后来保护天子行在(中央政府)的行为来看,他的人品虽然不及张承业、杨复光等人,但也不至于太糟糕。也还算是兢兢业业,也还算是有小疵而无大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