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汉无疆在线阅读 - 47 内忧外患汉危集卵 修身养息江南安定

47 内忧外患汉危集卵 修身养息江南安定

    逆贼授首,天下渐安,灵帝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乃大赦天下。封皇甫嵩为车骑将军,骑都尉曹cao为济南相,荡宼将军张易居功志伟,仅迁征虏将军,率本部人马协助各州郡扫除黄巾余党。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三月,西凉北宫伯玉造反,张让隐匿不报,假借帝昭,谴车骑将军皇甫嵩镇守长安,带兵迎敌。

    大汉的朝廷以前主要是世族、外戚、宦官共同执政,由于黄巾之乱,灵帝才开始重新起用士人,这帮士族和世族关系相对密切,对外戚相对疏远,和宦官却是死对头。

    在朝中,尊者是个异数,和各派关系复杂,虽然官位不高,却很得灵帝信认,完全是个中立派。尊者刚进京时,把自己装成不懂事的乡巴佬,完全以金钱开路,巴结各派,各派对这个年轻人都很有好感,自然没有人来为难他。

    后来扬威塞外,近得天颜,加上握了铁血营在手,才敢立威宫廷,帮张让重组宫中势力格局,却又从不沾朝政,只知拼命帮助灵帝赚钱,哄灵帝开心,久之俨然自成一派,在黄巾大乱时,各派通力协作,终于把尊者合理送出了京城。

    朝廷内士人和宦官相斗,世族在旁阴助士人,外戚在旁观看,几派都不触及尊者,其实都把尊者当成说不出口的强敌,皆不愿尊者官升得太快,更不愿让尊者回京任职,因此在朝中很少有人提及尊者,就怕灵帝哪天忽然想起,把这尊杀星调回京师。

    士人因为害怕尊者回京帮助张让,因此力主留尊者在外剿匪。但尊者毕竟有功于国,士人还是很有良心,在表章中充满褒辞,着重阐明尊者在外的好处,对尊者并无不敬之处。

    世族对尊者也是不感冒,开始是瞧不起,后来是不愿惹,现在是懒得理,心里想的是最好是没有这个人才好。

    现在京师军队都掌握在何进兄弟手中,他们虽有兵权,但只限于洛阳周围,而且进入朝庭中枢日浅,根基不牢。尊者回京肯定把他的人马带回,当初带回一个三千人的铁血营就镇住了整个京师,现在张易手下的万余精锐都是久经战阵的勇士,一旦回京,自己的几万城防部队立即就成了摆设,那么他们的地位肯定又成虚设。因此外戚一派更不希望尊者回京。

    以张让为首的宦官一派,在其他问题上都和士人唱对台戏,独在尊者任用上保持沉默,他们心里面也不希望尊者回京师任职。张让表面上和尊者很融洽,其实是最害怕尊者回京的人。一旦尊者回京,不仅刚到手的肥差要交回尊者,而且自己又要过那种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生活。

    而尊者在外征剿逆贼,对朝中各派都有莫大的好处,既保证了朝廷的平衡,又保证了地方上的稳定,除了不要碰触尊者的逆鳞,其他都无所顾忌。

    尊者也知灵帝命不长久,自己势单力薄,不足以掌控政局,所以就拥兵在外,明为歼匪,实为养力,现在这种情况正中尊者下怀,手下这支部队百人将以上,基本都是将才,其中更有帅才若干,这帮人是尊者以后征战天下的根本,可不舍得回京把他们散了,不然天下那里去不得。

    征剿黄巾余孽,在尊者看来好处多多,锻炼队伍还在其次,天下扬名才是主要的,现在因为西凉不稳,皇甫嵩带兵守了长安,朱儁和曹cao已经入朝为官,所将之兵都归还了何进,虎牢关外这些黄巾小贼就全靠尊者来收拾了。

    尊者可不希望大汉越乱越好,尊者一直觉得自己仅是路过这里,所能做的就是把大汉的元气保住,让后面持续百年的五胡乱华的悲剧无法上演。

    一个国家,再腐败混乱,如果没有外族的入侵,他总有修生养息的时机,这社会本就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不能强求一直清明的世界,真正的敌人就是哪些对大汉虎视眈眈的外族。

    在尊者看来,无论士人、世族、外戚还是宦官,都不是自己的同路人,所以对他们的争斗根本不感兴趣,只要不招惹自己,爱怎么闹都行,自己是既不旁观,也不相帮,只埋头干自己想干的事,除了外族,尊者基本不愿杀人,但也不怕杀人,因为这些人不死,死的人会更多。

    尊者的队伍因为兵员素质较高,纪律本身就很好,现在又有各地郡县供着,虽然谈不上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但也对百姓秋毫无犯,而且沿途还干些搭搭房子挑挑水等子弟兵该干的事,所以每到一处,黄巾是望风而逃,百姓却都箪食斛浆。

    尊者对自己的部队限制不是太多,主要靠政治教育为主,用人民子弟兵的概念灌输给他们,为了加深他们的理解,尊者鼓励他们和当地女孩恋爱,尊者还会替他们送上漂亮的彩礼,一旦确立关系,就由当地官员负责注册登记,并照顾其安全,按大汉律,所有军人的女人是不允许随军的,那些女孩都被留在娘家,等当地剿匪结束后,才由战士把他们接到扬州居住。

    那些当地官员由于受到黄巾贼人的sao扰,对部下小民能和尊者的军人结成婚姻,特别赞成,现在这帮贼人都离开州郡,以占山为王为主,他们不事生产,专以抢夺为生,让附近州郡很不安定。如果尊者部队的家属留在本地,自然会尽心剿匪,给自己留下一个安定的郡县,所以他们没有什么不乐意的。

    冀州、兖州、豫州、徐州、荆州乃是大汉的主要产粮基地,这些地方如果不能弄安分了,国家肯定就会缺粮,那么天下还会大乱。现在这几州都新调了得力的官员,在他们的努力下,基本控制了局面,尊者也把部队散开,在四州轮流游击,大本营却设在扬州,顺便督造沿江码头。

    朝廷势力此起彼伏,宦官和党人相争不下之时,何进由于兵权在握,趁机积累了力量,羽翼日渐丰满,世族的年轻子弟都逐渐归附其手下。

    而京师的赌擂在金钱的刺激下,又出现一片热闹景象,中平二年六月,宦官张让等又获新宠,灵帝以讨伐黄巾有功的名义,皆封为列候。

    张让在铜人问题上占了上风,但修建宫殿还需要大量木石,乃劝灵帝下诏,让各州、郡向朝廷进献木材及纹理美观的石料,分批送往京城洛阳,灵帝乃爱玩之人,当然恩准,并把这些事情都交给宦官主持。

    这些宦官得此良机,乘机敛财,他们在验收时,往往百般挑剔,认为不合格的,就强迫州、郡官贱卖,价格仅为原价的十分之一。

    这么一来,各地的刺史、太守更乘机私自增加百姓赋税,从中贪污,人民怨叹哀鸣。各州、郡不能完成定额,于是重新购买木材,而宦官们仍是百般挑剔,不肯立即接收,致使先运来的木材都堆积在一起朽坏了,宫殿却一直未能修成。

    这种情况,尊者那能不知,文书虽然也送达了扬州,但尊者现在正在修建长江两岸的码头,扬州现在已是尊者的囊中之物,哪有木石送去给他们糟蹋的道理。

    以张让为首的宦官虽然不爽,但实在不敢为这些事情得罪尊者,其他派别的本就不支持这些政策,更没有理由会为此弹劾尊者。

    到了后来,尊者见到宦官闹得实在太凶,就给张让送去一封警告信,顺便连豫州和徐州的木石都要了过来。张让可以说是朝中最了解尊者的人,对尊者的警告当然不敢置若罔闻,不仅同意了尊者的要求,而且也收敛了许多。尊者收购木石的价钱虽然不高,但基本可以让各郡不亏本,两州当然很愿意。

    尊者没有本事在长江上面造桥,所以就把码头造大点,以满足南来北往的物品运输。为了把长江两岸紧紧联系在一起,尊者在长江两边连着造了几十里的大码头,有三州来提供木石,几万黄巾俘虏做工,码头造得很快,跟码头同步建设的还有两岸的造船厂,现在已经生产出大船,在长江两岸来回运送了。

    尊者虽说在长江边休整,担任亲卫的铁血营基本没有闲着,被分成几十个小队,分头横扫了九江庐江两郡,这两郡紧靠汝南,散落着无数小股黄巾残匪,他们躲在山中,不事生产,专以抢夺周围百姓为生。

    两郡的官吏都被尊者以不称职为由免职,并留张超暂代庐江太守,臧洪暂代九江太守,各从军中选择随员治理两郡。

    自尊者火烧长社到会师广宗,已在长江沿线,安置了几万俘虏,还留下了大批军官看守,率领他们沿长江构筑码头。

    等到了中平三年春节,尊者召回所有的士兵,在码头边上举行了一次大阅兵,阅兵结束,就是给手下战士完婚,他们的新娘都被他们从各州带来了,有的还带来了自己的家人,对哪些已成家的,不管多远,尊者皆派人把其家小接来,让其家人在此定居团聚。而那些没有机会娶得新娘的,眼看自己的兄弟都成婚了,一个个都急了起来,尊者为了安抚他们,特别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到各地帮他们收罗女孩,一时江宁热闹非凡,扬州女贵。

    当尊者还在黄巾战场时,文姬四姐妹在会稽先后产下孩子,而且都是儿子,分别取名张睿,典满,关平,张苞,现在都已呀呀学语,全被接到江宁居住。

    当然这些营房式屋子只是这些人的临时家园,尊者另拨工匠在秣陵城北大兴土木,按每个将士一套院宅在江宁码头边给他们起了新房。这里紧靠码头,随着大量人口的引入,很快将形成了一个新的城市,到时这支铁军也就势变成了秣陵的子弟兵了。

    适逢豫章郡太守病死,朝廷举荀爽为豫章太守,爽却不就,朝廷于是派王朗为豫章太守。豫章有大泽,水贼甚多,黄忠和孙坚两支部队守护吴越,江南黄巾不能容身,都逃入豫章水泽,当起了水宼,王朗到达豫章后就开始招兵买马,征剿水贼,尊者几次要求提供帮助,皆被王朗拒绝,尊者只好一旁静观,任其忙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