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议
来到了禁宫的门口,实际上,在御道之上,已经是戒备森严了,不能说,御道严格不准人通行,却是少有人在上面通行,越是接近了皇宫的位置,御道的戒备就越发的森严,大概距离皇宫差不多5里的地方,每隔100多米,都有专门的禁卫把手,到了宫门口,更是有大量的禁卫。 韩琦的马车,是东府派来的,上面有韩琦的标志,当然不会被阻挡,不过在宫门口,韩琦也必须下车,好在他们停的位置,是在侧门,这里进去,就是仁宗日常办公的地方,大概要走一里左右,这对于还年轻的韩琦来说,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为了参加定海军的演习,他都可以亲自的策马奔腾大半天的时间,更别说这样的缓步下来,跟车夫告别,顺带让跟随他的亲兵,到专门休息的地方等待,然后就走向宫门。 宫门的禁卫很多,可是不认识韩琦的,就比较的少了,韩琦是首辅,而且还是年富力强,手腕强大的首辅,日常进出宫门很多,还没有等韩琦走进,禁卫就主动的上千,对着韩琦行礼。 熟悉的流程,在宫门口验过了印信,拿着入宫的牌子,韩琦这才进宫,缓步的走在禁宫之中,他的心中,一阵的感慨,北宋在过去的几年之中,发生的变化太多了,也太大了,这个皇宫就是最明显的。 之前,北宋的禁宫,不能说大,更不能说气派,北宋的几任皇帝,都是相对比较的务实一点的,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明明白白的地方,而不是皇宫上面,北宋也是整个封建王朝少有,在拿下了政权之后,没有大兴土木,大规模的兴建宫室的王朝,只是对几个殿阁进行了修缮。 到了真宗和仁宗的时候,因为北宋的财政紧张,一些年久失修的,或者是受到了火灾和雷电的打击,而破败的宫室,也没有这个资金来修理,所以宫室一直都比较的破败。 这一次,赵信直接给钱,修建的这个皇宫,相当的庞大,999间半的宫室,还不是单纯的房间,是巨大的殿阁,这个或许对于封建社会比较的困难,因为庞大的宫殿,都需要巨木,伴随着人类的活动脚步逐步的扩张,巨木在人类活动比较繁盛的地方,基本上,都消失了,现在的巨木,大多都生活在四川南部的大山之中,要想从哪里路途遥远的运过来,这个耗费的时间就非常庞大,单纯这么一个运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定海军发明了水泥,并且用红砖结合水泥,哪怕是复古一点的做法,都节约大量木材,更别说,在原有的基础上面,还有一些类似于定海军特色的建筑。 整个皇宫的中轴线,是正阳门后面的三大殿,这个三大殿是在北宋的传统的基础上,加上了赵信从故宫看到的,庞大的三大殿,是朝会和礼仪的场所,要求气势恢宏。 比起以前,北宋的皇宫,最少大了10倍以上,特别是皇极殿前面的庞大广场,差不多有数万平方米,庞大的面积之下,是个人都感觉到渺小。 不过,这些殿阁,形式上面的感觉,要高于实际的使用上面的,甚至说,就算是朝会,除非是每隔半个月举行的,在京4品以上的京官的那种大朝会,否则的话,大部分,都是在其他殿阁进行。 现在的三大殿,只是表面上庞大,作为一个国家的脸面而已,真正处理事务,则是放在内宫之中,东府和枢密院,分别在皇宫旁边,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地点, 足以容纳数百人的,皇宫之中,仁宗也同样有一个被称之为内书房的地方. 这个新建的东府,枢密院和内书房,因为是北宋实质上的核心,所以没有选择殿阁的形式,那个办公的条件并不好,效率也并不高,只是看起来比较的威风而已。 在赵信的建议下,韩琦本人验证,发现了定海军的类房屋的结构,进行的修建,说白了,就是有些类似于后世人民大会堂的一些结构,分成了大量的会议室还有办公室。 可以进行3000人,2000人,还有数百人不等的一些会议,同时,办公室也参考了后世的形态,一些中小型的办公室,加上一部分的小型会议会客室,一层楼就可以容纳上百人进行办公,差不多7层的结构,足以容纳上千人共同的办公。 这样的效率,可就高了很多,要知道,以前,庞大的东府,分成了几个不同的院落,可是地下的结构,也相对比较的凌乱,部门和部门之间,各个参知政事之间,甚至有找不到属官的情况。 分成了楼层,严格的划分了办公区,然后根据会议的结果,进行会议室的挑选,一个参知政事,可能只是坐镇一层楼,这一层楼,几乎都是为了他服务的,然后需要最终要表决的,再到一起碰头。 这就形成了类似金字塔的结构,层层负责之下,效率也提高了。 当然了,类似这三大机构的,也不只是一栋楼,为了以后考虑,最少规划了12栋楼,已经提前的兴建完毕,不过没有进行装修和入住,现在,每个结构,都只是启用了两三栋,这就足以容纳三大机构庞大的人员和机构了。 目前,内书房,东府和枢密院三个相邻的机构,已经成为了北宋真正的核心,繁多的日常事物,都是通过这里的各种机构,进行分类的处理,然后去伪存真之后,才汇总到高层,然后层层进入到了内个会议。 北宋的地盘没有增加多少,幽云加起来,才几十万平方公里,让北宋的地盘增加了七分之一,远远没有倍增的程度,可是因为各种新鲜事物的出现,仁宗处理的实物增加了许多。 为什么北宋能够解决亢官的问题,原因就在于,设计了很多的领域,这些领域的都是新的领域,这些领域,发生的事物,大部分都是新的东西,在这种前提下,很容易,就出现问题的. 不过,经过了分类,特别是内书房的出现,还有东府和枢密院的扩大,一些底层的,或者不那么重要的事情,都由他们分别处理,问题层层汇报,到了仁宗这里,已经不多了,因此增加的工作量也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