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秦吏在线阅读 - 第139章 张苍

第139章 张苍

    三月底的户牖乡,一片宁静,这里没有大梁的水漫墙垣,也没有陶丘的战火连绵,反而有几分乱世桃源的安宁。

    春耕已经结束,侥幸躲过战争浩劫的百姓,蹲在田间地头,看着青青的菽麦,露出了满足的笑。大梁城下的水患,魏武卒与秦锐士的鏖战,魏国的社稷存亡,与底层庶民并无太大关系。若非那些邑外的秦人打扮,口音太过特别,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本乡已经易帜。

    张氏宴请黑夫的次日,几辆牛车从户牖乡邑的张宅出发,缓缓驶向秦军驻防营地。而押送这几辆车的,正是张负之子,四十岁的张仲。

    在大声叫门道明来意后,营门缓缓打开了,一队兵卒列队而出,看到他们的步伐和甲、剑,张仲就想起了昨日那凌厉霸道的剑舞,不免有些头皮发麻。

    好在黑夫没让他久等,很快就和仲鸣走了出来,朝张仲拱手笑道:“不知何事,竟劳烦张仲至此。”

    他的目光瞥向了张仲身后的几辆牛车,问道:“这是……”

    张仲虽然年龄是黑夫的两倍,却不得不朝这位秦吏作揖道:

    “游徼奉命入驻本乡,维护一地安定,杜绝乱兵盗贼入境。然听闻营中只有先前留下的十余石米粮,啬夫、三老唯恐不足兵士食用,便令我取家中百五十石粟米、三十石刍稿来此,奉给游徼,以供驻防期间取用……”

    “足食,则足兵,如此,可算解了本吏燃眉之急,我改日再当面谢过啬夫、三老。”

    既然张博终于在张负的劝诫下,学会前倨后恭了,黑夫也伸手不打笑脸人,将张仲扶起来,客套了一番。

    黑夫没谎,张氏的确为他解决了大麻烦,这五十多人吃穿嚼用,一个月起码要七八十石,而营中粮食眼看就要见底了。

    因为战争的缘故,魏地粮价飞涨,在战区已经达到了米石千钱,即便是没有战乱的阳武县,由于夏收未至,即便是陈米,也达到了米石数百钱的高价。而且魏秦货币不一样,靠军官自己买是不可能填上这个大窟窿的,只能仰仗本地乡豪资给。

    所以黑夫还是诚心感谢的。

    不过等他让利咸带着兵卒,将张氏给的粮食草料搬下来,越仓中后,利咸又过来悄悄告诉黑夫:“游徼,我粗略算了算,这些粮食草料根本没有张仲所的数量!”

    黑夫先是皱眉,但随即想到,张氏大头都出了,不至于在这方面耍花招,看张仲谈吐得体,面相还算老实,也不是那种薅自家羊毛的人。

    这其中的缘由,他略一想就明白了。

    “差点忘了,魏国的石,和秦国的石,不一样啊!”

    如今的下,依然没有归一,度量衡仍旧是各用各的。光是体积单位,秦国的是石、斗、升,魏国的则是斛、斗、升。斛、石可以通用,但具体大却不一样,造成偏差很正常。

    在重量单位上,秦魏都是两、釿、镒,具体重量上亦有所差异。

    这还算差距的了,毕竟商鞅在秦国推行新的度量衡制度,就参考帘时更加先进的魏。但位于东海的齐国,度量衡单位就自成体系,与其他几国大为不同,用的是豆、区、釜、钟,而且是四进制与十进制混搭,真不知道那些跨国贸易的商贾,怎么完成如此复杂的换算。

    总之,魏国的一石米,要比秦国的一石米略少。

    黑夫也不至于斤斤计较,非得让张氏按照秦国的度量衡将米补齐,反正看着数量,至少够他们两个月吃喝了。

    更何况,因为那昨日宴飨提及的那个张氏子弟,黑夫现在再看张氏兄弟,忽然感觉顺眼多了。

    ……

    “张苍……”

    坐在营内,念叨着这个名字,黑夫依然有些无法相信,历史上活了一百多岁,横跨战国、秦、汉的大数学家张苍,会有张博这种不靠谱的叔叔。

    但根据张氏兄弟的描述,不管是拜荀子为师,还是在秦国咸阳御史府为吏,都与张苍的履历完全符合,应该是他本人无疑。

    作为大儒荀子的徒弟,张苍的名声,或许没有他两位师兄李斯、韩非大。但是以黑夫一个现代饶眼光看,张苍对中国历史文化做出的贡献,却超过了二人!

    一如张氏兄弟所言,张苍嗜书如命,无所不观,无所不通,乃是个博古通今的才。不然也不会刚入秦,就被御史府征辟,做了大秦的图书管理员……

    当然,他也可能走了李斯的门路。廷尉李斯虽然出于嫉恨,坑死了韩非,但是对这个与他属性不重叠的师弟张苍,倒是没有显示出过多的敌意来。

    上头有人,肚里有才,张苍便可以在御史府安心阅览群书,继续丰富自己的知识量。

    黑夫知道,按照原本的历史,战国百家学,将在十多年后经历一场浩劫。秦焚诗书,殃及六国史书,连同民间的百家之言一并烧去,只留一份孤本收纳在御史府的书库里。而张苍,或许就是这些仅存孤本的管理者……

    再过些年,秦朝也亡了,眼看图书要毁于一旦,还是已经投靠刘邦的张苍,带着萧何,匆匆挽救出的一部分律法典章,但不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