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火烧眉毛的关头,居然还能想到先请示领导,这参谋倒也没白当。 荣臻那两天正在给他老爷子办寿诞,忙得晕晕乎乎,电话打过去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先用张学良前一阵给他的类似外交辞令的指示应付一下:暂时不允许抵抗,等待命令。 然后赶紧打电话请示北平的张少帅。住在北平的张学良夜生活还是蛮丰富的,像他的将官一样,这么晚了还在找乐子。他在看梅兰芳的《宇宙锋》。 得知这一情况,赶紧从戏院跑出来,连夜召开东北军政首长会议。集体商讨的结果是不能抵抗。不能抵抗,虽然仅仅只有四个字,但里面包含的意思很多。首先是对日军此次发动进攻意图的判断。 张学良的看法,是关东军只不过仿效当年的苏军,想通过一场局部战争来要求更多的“南满特权”。是局部,还是全局,是想要求“南满特权”,还是要获取整个东北。 这很关键。如果是前者,战争无非就是推动谈判的手段,最终大家还是会回到谈判桌上,那么最后关东军该回哪里还是回哪里去。如果是后者,那就关系到端东北军的老窝了。 张学良不是二傻子。出来混靠什么,一靠部队,二靠地盘,而部队又得靠地盘提供给养,如果没了地盘,他张学良和东北军还靠什么立足? 所以,前者可不必抵抗,而后者则非抵抗不可。 张学良选择的是前者。不必抵抗,就是说可以抵抗,也可以不抵抗,那为什么一定要选不能抵抗呢?这还得说中苏之战给张学良以及他的东北军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了。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就在那场战役中,东北军伤亡将近一万多人,海军全军覆没。 按照张学良的想法,关东军的实力比苏联的远东红军还要强(实际并非如此),如果东北军独自跟关东军作战,必然损失不小。 正是基于这些复杂的考虑,他给荣臻的回复是:要避免扩大冲突,不得开枪还击。命令传到第7旅那个参谋长那里,明确为:部队既不许开枪还击,又要立即突围。这一番茶话会开下来,北大营的东北军已经在地上躺了一大片。 官僚主义搞到这份儿上,也真是古今无二,丢脸算是丢到家了。 回过头来看,这些“抵抗”、“不抵抗”的问答其实也都是在扯犊子。北大营的士兵们,这种情景下,你们需要请示汇报吗? 人家刺刀都顶到胸口这里了,第一反应就是哪怕赤手空拳也得夺下他的白刃,不然还能叫当兵的?你人多啊,一万多人呢。 日本兵就算是浑身长刺的八脚怪物,也只不过一百来号。难怪自此之后,东北军的士兵就再也抬不起头来。耻辱啊。 得到荣臻的指示,第7旅官兵如遇大赦,推倒营房后墙,跑了。 9月18日晚上,北大营枪声四起时,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已经回到了旅顺。这时他接到了板桓发来的多份电报,一会儿说“暴虐”的中国军队把“南满铁路”炸了,一会又说他们发动了对日本军队的突然袭击。本庄繁不知道板桓石原们究竟在搞什么鬼,突然收到这种电报,自然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直到石原把事情解释清楚,他才恍然大悟。但是当石原劝说他下令全面攻占沈阳时,他还是予以了回绝。 因为作为关东军的当家人,他必须掂量清楚,这一注投下去到底意味着什么。沈阳毕竟是东北军的大本营,攻占沈阳,就意味着向东北军全面宣战。不攻占沈阳,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 倘若对沈阳开火,则一切覆水难收。 正在他举棋不定的时候,板垣再次来电,守备队已占领北大营,驻沈阳的关东军也已向沈阳发起进攻。那意思,不管你同不同意,反正我们要干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