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兵器之心
八、兵器之心 自从练成“度日如年功”之后,少白翁不仅有了一甲子的功力,一头银发,更有老人的耐性。打得时间越长,对他越有利,因为他能学到很多经验。 但同样的情况,对奚聚风来说可就有不同的效果了。奚聚风少年得志,自然心高气满。这点从他不听门中长辈劝谏,只身偷偷前来赴约,便可得知。 虽然他的实力、对武学的眼界远超于陆九空、白少虎之流,但也年轻气盛。在高门大派的成长下,使他惯于凡事不服输皆要一争高下。 这样虽有一些好处,但与实力相当的高手比拼,时间长了就会犯了急躁的毛病。 两人右手互相握住对方的手腕,拼了几十招。从指、掌、拳,到腕、臂、肘,就连脚下也不停歇。每一下,皆发出轰轰之声,可见两人出手毫不相让。 奚聚风发现,自己的招式越来越没有优势。他眼看着对手由疲于应付到攻守兼备,而他自己却在招式中出现了连他自己都看得出来的破绽。 借着此消彼长之势,少白翁已经可以反攻了。但他却没有这么做。他依然那样稳攻稳守,好像胜负已不那么重要了。 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武林盟主,少白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这段路上,会有很多人拦着他。这些拦着他的人,有的要打倒,有的要收服,只有这样,少白翁才能走向他人身的顶峰。 但他同时又明白,他不可能每一次都是胜利者,甚至会败在一个人手下多次。 少白翁不怕输,他怕的是有“怕输”这种想法。因为这是一种心理障碍,会影响他一辈子的修为境界。 最初,与奚聚风比试的时候,少白翁确实有争胜之心。但几轮攻守下来,他发现在这次比斗中所学习的经验,比一时的胜负更有意义。 没有了胜负之心,没有了内心的枷锁,打斗起来自然更得心应手。 眼看着奚聚风已落下成,但少白翁却不急于反攻,因为他知道,对手还有后招。 到现在为止,奚聚风使用的招式也仅仅是华山外派的武功。而奚聚风则是由外派转入內派,只要他冷静下来,施展出华山内派的武学,那少白翁定然讨不到好。 但奚聚风并没有立即冷静下来,而是越打越着急;越打越没有章法,就连少白翁也觉得是时候反击了。 但就在少白翁犹豫不决的时候,奚聚风突然发力,右手拇指死死地扣住了对方的脉门,紧跟着一头向少白翁的胸口撞去。 少白翁本已打算反守为攻了,哪知右手忽然一麻,顿时使不上劲来。紧跟着就见奚聚风的头朝自己撞来。 本能的,他拿右手一挡。 哪知在他手刚触到对方的头顶,对方忽改前撞为下压,右脚从后高高抬起,以蝎子倒钩式用后脚跟砸向自己的头顶。 这就是华山派武功的特色“奇”,你永远无法想象到他会在下一招用什么,或虚招、或实打。虚虚实实,让你应接不暇,总之就是要让你自己露出破绽。这与少白翁在帮派实战中学到的,每一下都要给人致命一击,实而不华的招式完全相反。 虽然这样诡异的招式没经历过,但长期的实战让少白翁的反应变得不慢。只见他左手改前推为上扬,刚好防住了对方的一脚。 但此时,他却感到右手压力一松。少白翁这才明白,原来对方施展这么多招式,不过是为了从他的手里挣脱。 不过,明白归明白,但酸麻的右手已经很难立即再抓住对方。同时,他的小腹又被重重的推了下,人不由得后退了几步。 再看奚聚风的时候,他已经是气定神闲的靠墙而立,赞道:“邵兄好俊的身手啊,在下使尽浑身解数,依然讨不到半分便宜。看来这次武林盟主的位置,非邵兄莫属了。” 少白翁:“奚兄真会说笑话,方才我才是用尽了全力,但观奚兄那气定神闲,便知奚兄是随便玩玩,纯属指点江湖新人。在下在兵器上尚且有诸多不解,还望兄台多多指点。” 奚聚风道:“指点,我可没这个资格,互相印证而已,不知邵兄用的是什么兵器?” 少白翁道:“那便请奚兄容在下告个罪,稍等在下片刻,我去去便回。”说着,少白翁便往院内走。 此时,包住他们的气场已经消失,只是外面的白铁英、陆昆等人并不知道,他去哪、干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绝不是想逃。 因为他是那样气定神闲,一个人若是真想逃,他是没办法做到如此镇定自若的。一个人若如此气定神闲的走,那他就不是逃,而仅仅是离开。 少白翁对陆府并不熟悉,不同于早已到此的奚聚风,不仅早已了解了陆家事情的始末,更打探过陆府的地形。 少白翁是昨天傍晚,城门关闭前才到。 因为知道此处在不久以后会有很多武林盟主候选人前来聚首,许多江湖人士也赶过来一睹众人的风采。特别是那些尚未选定支持哪一方的人,更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少白翁到来时,城内的客房早已人满为患。 最后,在花了“不少银子”后,少白翁才在陆家开的客栈内和人合挤了一间房。 他原意是与奚聚风想的一样,不急着去陆家,而是了解一下整个局势。但天还未亮,他就感到一股冲天煞气。 在不惊动众人的情况下,少白翁到了打斗处,看到了这场两败俱亡的一战。 可以说,这是少白翁第一次来到陆家;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房子。但此刻,他却要在陆家找寻兵器。要是无人带路,怕是很容易迷路。 即使他不逃,别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所以,就算最后拿来了,以后被人知道他曾在别人家中迷了路,那在江湖的名声也会一落千丈。 但少白翁还是要自己拿,而且是很自信的拿。 “三宝”这个词,并不是一个鲜词。 佛家有三宝、道家有三宝、天有三宝、地有三宝、人亦有三宝。 人之三宝为精、气、神。 人从出生就离不开他们,人的吃喝行卧都要用到这三宝。而当精气神高度集中时,那人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或者气质改变,或者能力提升。所以那些修道练气之士,都在追求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境界。 士人在读书的时候;农民在种田的时候;工人在生产的时候都会施放出一丝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