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章 猝不及防(5)
,cao盘手札记 就在他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寇建华迫不及待地抛出了他来找林老师的目的:“林老师,你德高望重,在很多事情上肯定比我们这些年轻人要看得更深更远,所以我觉得你应该出来倡议一下,让大家都意识到公司目前这样的决策机制是有弊端的。为了公司的利益着想,应该把这样的机制改为投票表决,这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寇建华这样鲁莽的举动让林老师突然产生了一丝恐惧。 没错,就像寇建华猜测的那样,林老师对自己被降职降薪这两件事是颇有怨言的。刚开始的时候,他甚至怀疑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李欣。可是后来经过仔细分析之后,他认为自己没有对李欣构成任何威胁,李欣没有动机做这样的事情。这件事的根本原因在于寇振海、桂福生和赵家骥这几个投资人过河拆桥。 如果换做别人,在如此大幅度的降职降薪面前肯定会觉得自己颜面扫地,会站起身来拂袖而去,可是已经逼近退休年龄的林老师却没有这种胆气。除了年龄原因之外,目前300万元的年薪也是他不敢轻易放弃的。这300万元的年薪虽然跟以前10%的提成相比没有了巨大的上升空间,但是依然很有竞争力。林老师自己认真比较过,除了华兴公司以外,自己到别的地方是拿不到这笔钱的。所以他才以忍辱负重的心态继续待在华兴公司,继续当这个在大家眼里都不怎么样的顾问。 可是现在寇建华这个楞头青却想要在公司内部掀起一个改变公司投资决策的大动作,如果他真的把这件事情干成了,那是会影响自己将来的收入的。林老师心里非常清楚,在自己视野范围内找不出任何一个人来替代李欣。而且在证券公司研究院工作过的他知道华兴公司这样的决策方式并不少见,那些手握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资金的基金经理用的就是这种在外人眼里看来近乎独断的决策方式。 寇建华这个楞头青根本不知道这种方式在特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也不知道李欣当初之所以答应来华兴公司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他要拥有华兴公司投资决策的最后决定权。当初李欣提这个条件的时候,林老师也觉得有些太过分了,可是经过这一年多的实际工作验证,林老师发现李欣确实有本事、有底气提这样的条件。要不是这样的决策机制保证了李欣的判断能完全实施,华兴公司成立才一年多的时间,怎么可能会赚到30多亿元的利润? 寇建华的心高气傲是父母惯出来的,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那种,可李欣的心高气傲是靠真本事建立起来的。如果寇建华真的让李欣觉得他会丧失投资决策的最后决定权,心高气傲的李欣极有可能会赌气离开华兴公司。职业经理人跟幕后老板在关键问题上达不成共识而负气离开的这一幕在家族企业里很常见。到那个时候,华兴公司要想持续盈利就很难了,公司一旦不能持续盈利,那么自己这300万元的年薪也就成问题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林老师现在正在准备创造条件复制华兴公司的成功模式,这个成功模式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李欣的投资策略,这一点甚至比资金更重要。因为要是没有了准确度极高的判断,新找来的资金只会成为累赘。李欣要是离开了华兴公司,林老师上哪里去找那么准确的判断,如何复制成功模式? 想到这里,林老师本想一口回绝寇建华让他出头挑事儿的这种建议。可是寇建华他也得罪不起啊,他知道自己现在这个顾问的身份很尴尬,寇建华、桂文鸿和赵慧媛这三个副总肯定打心眼里看不起自己,如果自己再把寇建华得罪了的话,自己将来在华兴公司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所以话都到嘴边了,他又咽了回去,换了另外一种更缓和的语气说:“这件事情非同小可,由我这个顾问来说恐怕不太合适。寇副总,要不然你先问问寇总他们是什么意见再说?”他想用这种方式把皮球踢到寇振海那边,他不相信寇振海也像寇建华这样没脑子,而且只有寇振海他们才能阻止寇建华的痴心妄想。 这是寇建华今天第3次碰钉子了,这让他不得不正视现实,目前要想改变华兴公司的决策机制几乎是不可能的。 寇建华走了以后,林老师来到寇建丽办公室,他借口要研究历史数据,先让寇建丽登录了期货账户,把公司过去一年的收益曲线打印了出来,接着又让寇建丽登录了股票账户,把公司去年到目前为止的股票交易记录也全都打印了出来。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一个资金方对他介绍的情况很感兴趣,估计就在这两天会找他详谈,他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