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圣人一言,点醒梦中人,叶行远知道自己并不是依靠问来获得答案,心中便有明悟。所以心服口服的施礼,感谢圣人。 高华君在旁点头,若有所悟。他本是圣人座下悟性最高的几名弟子之一,听他们对答,也有所感悟。 想通了此行的意义,叶行远不再执着。他来洛邑有自己的使命,便再度向圣人行礼,诚恳道:“学生此来,一方面是向圣人请教大道学问。但更重要的,是要向圣人求救。越国无故兴兵,攻打吴国,如今兵临城下。 吴国无力抵抗,眼看就有灭国之祸,只求天子与圣人出面调停,斥退越国,保我吴国五百年基业社稷不失,也平定诸侯秩序,解决当前的乱象。” 吴国乃是周朝开国之时就分封的诸侯,吴伯原是武王的亲弟,吴国传承悠久,有朝廷的背书。如今当逢乱世,各国之间战乱不休,早就忘了天子的权威。事实上,如果朝廷有实力的话,是可以强制要求诸侯国停战的,尤其是师出无名,更要受到惩治。 如果越国执迷不悔,天子甚至可以将其斥为“逆贼朝敌”,号召天下共击之。朝廷有足够军力的话,也可以兴兵平乱。 不过这些事,都只会发生在周王朝的前期,自平王东迁都洛邑之后,周王室日益衰落。强大的诸侯根本不愿意搭理这位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虽然也有不少人提出“尊王攘夷”,但终究没有落到实处。 至少已经有三百年,没有人向周天子哭诉,求这种调停惩乱的机会了。 圣人微笑,脸上露出满意之色,点头道:“吴越争霸,苦的还是百姓,此事天子已知晓。明日我就带你进宫,参见天子,你据实报上,天子自然会调派大军,为吴国做主。” 如今圣人一言九鼎,在朝堂上说一不二,天子幼小,呼之为仲父,都会听从这位“仲父”的意见。 圣人既然说了会为吴国出兵,此事当不会有什么变故。叶行远松了口气,自己之前搅乱了这段历史的进程,看来并不影响后续的结果。 毕竟现在无论怎么说他表面上是“弑君者”,就算天下人人都夸赞他豪侠义气,为国为名,但他还是要担心周天子的态度。 如果因为自己的作为,而导致朝廷不愿意派兵救援吴国,那后续该怎么发展,叶行远可就一筹莫展了。 不过叶行远也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圣人与朝廷都是愿意来介入诸侯事务的。只是因为各地诸侯已经习惯了不向天子求助,所以他们缺乏一个口实。 如果强行介入诸侯的纷争,名不正而言不顺,圣人不为也。 历史上的钟奇,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冒死前往朝廷,向天子与圣人求助。圣人得到这机会,这才以犁庭扫xue之势南下,慑服越国,开始奠定周王室复兴的声威,踏出了“克己复礼”的第一步。 听到圣人答应相助,高华君为叶行远高兴。圣人开始忙碌学宫中事,他告了假,带着叶行远回到自己的住所,让叶行远住上一晚,明日入宫。 叶行远与高华君早就有相处的基础,对他的脾气也甚为了解,两人言谈甚欢。不过显然叶行远在高华君死后世界的行动,并没有影响到钟奇死后世界的“高华君”。 高华君的记忆之中,并没有叶行远这么一个人。 他与历史记载的一样,在发现父亲和后母要杀自己之后,便背井离乡来到洛邑,向圣人求学。如今在洛邑已经待了三年,他天资绝顶,学东西极快,已经被圣人视为贤弟子之一。 这个“高华君”与之前叶行远所见的那个相比,并无差别,可见这位孝子表里如一,不失其赤子之心。 他与叶行远惺惺相惜,促膝而谈,直到东方既白,隐有鸡鸣,才赶忙催叶行远睡了一会儿。第二日一早起身,先到学宫拜见圣人,一起前往王宫。 如今的洛邑,经过数百年风霜,远不如以往繁华。说是王宫,其实也荒废了不少,大片宫殿都空置着。圣人为了王室尊严,曾打算重修殿阁,但考虑到财政问题,终于还是没有急着大动干戈。 要到后来天子成年,圣人之德服膺四方,各地诸侯恢复了朝贡,王宫才开始重建。那该是十多年后的事了。 叶行远心中吐槽,随着圣人亦步亦趋,进了宫门,穿过大片的空地与台阶,这才到了燃着灯火的大殿。 天子不过是个七八岁的孩子,他头戴平天冠,身着黑色锦袍,在硕大的龙椅上端坐着,看上去瑟缩成小小的一团,令人生不出畏惧之心。 叶行远记得这位天子成王先天不足,寿命也不永,不到三十岁就驾崩,后来继任的天子不再像他那样信任圣人,反而颇多猜忌,导致最后圣人挂冠而去,周游列国。周王室的中兴,就如昙花一现。 圣人进道:“启禀陛下,如今南方吴越争执。越国无故兴兵攻打吴国,有违诸侯法,今有吴国使者前来陈情,请陛下下旨裁夺。” 天子少年老成,微微点头道:“但凭亚父做主。” 圣人捻须微笑道:“既然如此,老臣便率天子亲军南下,令越军退回,不得再侵犯吴国疆土,并复朝贡之礼如何?” 天子吃了一惊,忙问道:“亚父,听说越国有十万雄军,个个精修剑术,乃是熊虎之士。如今朝中亲兵,不过千人,怎怎能压服?” 圣人不以为意道:“不必千人,老臣只需三百人,凭天子声威,便可让这些跳梁小丑俯首认错,陛下不必担心。” 天子犹自不敢相信,不过他也知道亚父绝不会胡言,便点头允可。叶行远在一旁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虽然知道圣人确实有一人之力制服千军的本事,但这等豪气,还是令人心折。 拜见完天子,圣人带着叶行远下殿,检点兵马,也不耽搁,择最近的吉日便出城南下。叶行远自然随行在侧,只见车辚辚马萧萧,圣人独坐一辆兵车之上,素衣长袍,不着甲胄,不带兵器,悠然自得。 高华君一来不舍得新交的朋友,二来也担心圣人的安危,便与叶行远一起同行。瞧见圣人模样,暗中惊叹道:“钟兄,老师这般去南方不要紧么?他固然学问渊深,但我听说越国都是蛮夷之辈,好勇斗狠,是否能听老师教诲?” 圣人虽有神通,却不轻易用之。所谓“刀兵为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在这个时间段上,就算是亲密的弟子,也不曾见过圣人金刚怒目的样子。 高华君自身也有神通,但也不过保命脱身之能,不敢想象有人可以以一介rou身,去对抗十万甲士。 叶行远淡然笑道:“高兄不必担心,圣人算无遗策,岂能不知?此番我们跟随在侧,只是为了向圣人多学一些东西。” 他当然是一点疑问都没有,圣人一出手便能扭转天机,更改天命,区区越国十万大军算得了什么?如果圣人愿意,足可以将他们当成蝼蚁。 圣人不仁,可以百姓为刍狗。 高华君将信将疑,只看着天子三百亲军一路南下,路上诸侯,听闻他们去调停吴越之争,都不由暗自好笑。 吴国、越国虽然僻处南方,但是军力强大,擅产铁器,时有北伐西征之意,乃是数一数二的大国。如今国势正盛,便是中原的老牌霸主,都不愿正面缨其锋芒,遣使通好,约为婚姻。 他们如今内争,北方诸大国正乐见其成,而周天子暗弱,就带着三百军士,想要去调停这一场战事,那不是开玩笑么? 而且领军之人,也并非是沙场大将,而是一个年迈的老夫子,难道真的要去和那些南蛮子讲道理不成?岂不闻“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乎? 有人嘲讽道:“此行一去,周王室的权威就彻底扫地了。日后还有什么人会在意这位天子?” 有人嗤笑道:“就算不去,如今各大诸侯,还有谁把周天子放在眼里?我看那位老夫子也是痴心妄想,读书读迂腐了,指望越国能重天子之命,自己也好趁机下台,为王室争一份脸面。” 有人摇头道:“越国人好勇斗狠,本来就并非守礼诸侯,哪里会在意这些事?老先生能活着回来,就算是人家尊师重道了!” 圣人在洛邑学宫传道数十年,可说是天下师,各国的贵族,多多少少都受过他的教育。故而虽然觉得他此举轻率,言辞中对他个人也不愿太过无礼,只是慨叹其异想天开。 这些流言,连圣人所率的三百士兵中都有流传。扎营之时,叶行远与高华君巡夜,时常听到有人这么议论,高华君越发焦虑,叶行远却笑而不语。 在这种范围之下,圣人南下八百里,终于在入冬之前,抵达了吴越两国相争的战场。其时越国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将吴都团团包围,十万大军,军容煊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