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大风云与小侍女
末日过去了,2013来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平安健康! ########################################################### 夏日的阳光逐渐变得火辣,距离刺杀那日已经过去七天,上京城里关于青黎郡主的议论慢慢平息。在普通百姓眼中,郡主自然是极为尊贵的人物,反倒是救下紫衣少女的王石,根本没有人提及。 王石的身份以及他在那件事中起的作用,自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不过他不会在乎这些,因为刺杀一事发生后,王粲每日清晨都会命人送来一份简报,上面都是朝堂局势的动向,甚至还会包括皇族内部的隐秘。王石清楚尚书大人此举的用意,而他现在不再像当初那么排斥入世,通过这份简报他能够掌握很多东西。 面对北郑人的挑衅,吴国朝堂上下的反应一致愤怒且直接。 奉天启帝的上谕,礼部尚书王粲坐着马车来到城东驿馆,将常年住在上京城的北郑使臣一顿声色俱厉的斥责,平时温良宽厚的王尚书发起飙来声势骇人,震得那位使臣唯唯诺诺,不敢多发一言。 天启帝亲自修了一份国书,对北郑这种罔顾两国情谊,用卑劣手段刺杀吴国皇室子弟的行为一番痛斥,并且严正地警告北郑朝廷,以后如果还有类似事情的发生,那便是要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争,吴国一定会发动全面反击。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交涉,朝堂之下另有暗流涌动。 在吴国三年一次的大考来临之前,市井坊间悄然传出很多故事,大都是关于北郑人这么多年在边疆犯下的罪孽,其情其景简直惨不忍睹,一股愤怒的情绪逐渐在吴国的民众间沸腾,相信如果此时天启帝下令讨伐北郑,一定会得到朝野上下的鼎立支持。 处于事件漩涡中心的其实是北路边军主帅这个位置,不过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天启帝并未有所动作,宁亲王世子孟子建依然安稳地当着边军主帅。吴国与北郑接壤的地方属于群山地带,其中三座雄关扼住了南北往来的咽喉。近日来随着两国之间的形势变得紧张,边关内的军士cao练得更加频繁,与上京城之间的军情通报也愈发密切。 这些事情在简报中都有提及,王石不免有些好奇王尚书的能量之大,礼部尚书其实位尊而权卑,远不及吏部尚书与兵部尚书在朝中的权柄厚重,而王粲随意送来的一份简报就能囊括整个吴国上下的各方异动,显然这位老大人手底下有着隐藏很深的力量。 当然,王粲并非无所不知,譬如在青黎郡主遇刺的当晚,一骑快马已经北去,将天启帝的一封密旨送到孟子建手中,这件事情便只有寥寥数人知晓。 在更遥远的北方,北郑京城天都城的奢华皇宫内,几份关于南吴边关军情变动的情报递到了光明帝的案前。 年轻的北郑皇帝只不过略扫几眼便弃之一旁,指着案上南吴天启帝亲手写就的国书对身前几位股肱老臣冷笑道:“南吴那个老家伙实在可笑,什么屎盆子都往朕身上扣。这次不知他又想耍什么花样,居然说朕的鹰卫跑到上京去刺杀那个什么郡主,简直是荒谬!” “通知军部,给朕盯紧南吴那帮蛮夷,如果他们敢在边境上闹事,就给朕狠狠地打回去,不能让那个老家伙占到一丁点便宜!” 一场白塔下的刺杀,隐隐搅动了天下的风云大势。 有人欢喜有人愁,王石隐于小院安心养伤,倒落得清闲自在。更令他欣慰的是腿上的刀伤痊愈得极快,这得益于他多年来精修武道练就的强悍身躯。 冬儿身为王石的贴身丫鬟,在这小院内实则很有地位,其他仆人丫鬟莫不听她言语。因为忧心王石的伤势,她自然愁眉不展,弄得其他人也是满面愁容,原本轻松活泼的小院顿时沉寂下来。后见王石伤势恢复得极快,冬儿才笑颜逐开,小院复又被欢声笑语填满。 这日王石起得较晚,洗漱过后出房门踱步到凉亭中,早有人备好冰镇香梨及各色点心,以消炎炎暑意。 王石一手捧着父亲清晨命人送来的简报,一手抓起一个香梨,咬一口便汁水四溢,香气流连于唇齿之间。简报上依旧是朝廷的一些决议,王石草草看过,发现最后居然有一则皇家趣事,令他大开眼界。 这上面说的是天启帝与宁亲王乃一母所生,其他兄弟这些年都已去世。按理说这两人感情应该比较好,实际上则不然,世人皆知宁亲王对天启帝并不敬重。当年先帝还在世时,他十分疼爱宁亲王,对还是太子的天启帝则较为冷淡,甚至动过废长立幼的念头,最后遇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才作罢。 因此宁亲王一直对天启帝颇为不忿,认为是兄长使手段霸占本应属于自己的皇位。这件事情不算绝密,民间也多有流传。然而令王石啧啧称奇的是,这兄弟二人结怨并非全部因为那把椅子的归属,更重要的原因竟是一个女人。 三十五年前,宁亲王风华正茂,因为北郑太后的寿辰,他作为代表去往北方的天都城作贺,在北郑皇室的宴席上巧遇梦华公主,从此情根深种,到了非她不娶的地步。谁知道风云突变,北郑与吴国突然联姻,梦华公主嫁给了吴国太子,日后更是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简报上写着宁亲王在天启帝大婚那夜大闹皇宫,被先帝命侍卫杖逐皇宫,随后更是狂饮烂醉数日,险些就成了疯子。 梦华公主南嫁,待太子登基为帝后,两国之间的关系渐趋平缓,天下也进入到一段持续二十多年的和平时期。 和仁皇后的封号便是由此而来,因为这代表着两国联姻,更意味着这带来一段难得的和平。她南嫁吴国后静心养身,从不干涉国政,而且养下两位皇子,倒也博得一片赞誉,以至于近些年来很多人都忘记她的北郑人这个身份。 王石看到这里便放下简报,心想这个北郑公主真不是普通人物,能在佳丽成千的吴国皇宫站稳脚跟,而且令这片国土上最有地位的两个男人倾心爱慕,单这一点就能想见她当年是怎样一个风华绝代的女人。 更重要的是,她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北郑人,两国之间交好倒也罢了,万一将来哪天大动兵戈,她又如何自处?看她这些年的行事为人,竟似将自己完全当作一个吴国人,从不曾与北郑皇室发生纠葛,也难怪近日上京城中酝酿着激烈的仇恨北郑情绪,却无人对身为北郑人的和仁皇后提出非议。 冬儿远远走来便瞧见王石呆呆地望着手中简报,待走近时才发现香梨的汁水已经溅得简报上到处都是,她连忙拿出手绢,细心地握着王石两只手擦干净,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少爷,你也真是的,吃个梨都能吃成这样。” 王石将简报放到石桌上,随手一拍大腿道:“有你这样一个好丫鬟,我才懒得收拾嘛。” 冬儿抬起头,发现两人离得极近,她甚至能感觉到王石鼻中呼出的热气,秀丽的眉儿一弯,低眸不知该说些什么。 “哎呀。”王石扶着大腿,面色有些苍白地叫道。 冬儿吓了一跳,瞬间便明白过来刚才他那一巴掌拍到伤口上面,顿时急得那张俏脸就红了起来,慌慌道:“少爷,要不要我去请大夫?” 王石皱眉盯着他,直到小侍女快掉下泪来才伸手轻掐她娇嫩的脸蛋,哈哈大笑道:“傻丫头,上当了吧?你家少爷哪有那么脆弱,这刀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伤口都结疤了呢,你要是不信,我让你看看。” 说完他作势去掀裤腿,冬儿连忙俯身按住他的手,又羞又恼道:“少爷,别闹了,仔细让人瞧见,咱们好好说会话吧。” 时值夏日,小侍女穿的本就单薄,这一俯身更加现出她的身段,胸前已然可见两团雪丘涌起,一抹白腻落入王石眼中,反倒让他有些尴尬,便讪讪地坐直身体,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 两人这一阵嬉闹,冬儿反倒记起自己此行的目的,连忙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递到王石手中,道:“少爷,这是方才外府管家命人送来的,说是寿亭侯府大公子下的帖子。” “柳随风?这家伙没事下什么帖子?”王石接过帖子,打开细细一瞧,面上的神情变得复杂有趣起来。 这柳随风是他在太学院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之一,也算是太学院内颇有名气的一个权贵子弟。他的名气无关学业武道,全因他偏爱斗狗走马,无日不寻花问柳。上京城出名的青楼几乎无人不知花花大少柳随风的名字,没有一个红倌人不爱他手中抛洒的银票。 早年间他父亲寿亭侯还会不时管教一番,到如今已经彻底放任不管,只要他不杀人放火,便一切由着他去。 王石曾调侃他,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寿亭侯自己便是一个风流人物,也难怪儿子会青出于蓝。 但今日这帖子却有些古怪,王石很难想象这一手极漂亮的字出自柳大少的手笔。 若仅仅是这一手字倒也罢了,那家伙竟然请王石去离园赴宴。 一想到离园,王石就想起席先生,就想起以前拿着银子偷偷跑去离园赎他的日子,心里便格外别扭起来。 不过别扭归别扭,王石还是决定去一趟离园,因为柳随风在帖子里说得很清楚,这是为了庆祝他大难不死,从北郑人凶残的刀口下逃得一条性命。如此看来,柳随风八成是从他父亲那里隐约听到一点关于白塔刺杀的消息,却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否则按照他的个性,如果让他知道自己的朋友是这么一个厉害人物,早就满上京城吹嘘起来。 为了提前堵住他那张大嘴巴,王石也不得不去。